【内容摘要】新教材体现了“融”这一特性,融语文知识于生活中,融生活常识在语文中,真正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显生活”的特点,循了语文和生活紧密的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到更多,学会更多。让我们和学生一起用语文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生活的资源来丰富语文。
【关键词】智残儿童 生活语文 新教材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殊儿童的特殊性越来越复杂,特殊儿童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多样。而生活语文在特殊教育中越来越凸显其主导意义。2017年秋季,全新的部编版培智学校生活语文一年级新教材也正式发行使用。在新教材中,体现了“融”这一特性,融语文知识于生活中,融生活常识在语文中,真正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显生活”的特点。
一、主题单元凸显生活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部编版一年级生活语文新教材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围绕“学校、个人、家庭、自然社会”展开,每个单元都用板块的方式连接,采用了“我会听、我会读、我会说、我会认”四个板块,紧紧围绕了特殊儿童的实际生活展开编写,符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体现了生活语文教材编写的初衷。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身边的环境就是丰富多彩的教材。在学校里看见老师和同学,在家里和家人相处,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信息……,新教材用生活编写语文,让特殊儿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生活,学会生活,掌握语文知识。
二、识字认字围绕生活
汉字博大精深,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精美的广告、放大的名牌,随处可见的信息,都是孩子识字认字的机会,。当你在逛街、散步时,你可以随机交给孩子认识一些字;当坐在家里陪孩子看电视,阅读的时候,孩子也有很多机会识字认字,还有去商场、超市购物,去旅游,坐汽车、火车或轮船时.....处处都可以变成孩子学习的环境和识字资源。这样,孩子慢慢会养成一个认字识字的好习惯,也能丰富更多的识字量。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就能陪着孩子慢慢去感受识字认字的乐趣。新教材改变了以往听说读写并进的要求,结合中重度智残儿童手指精细运动、小肌肉群发展迟缓等特点,淡化了写字,强化了认识、认读能力,从孩子身边的人、事、物出发,逐步增加孩子的识字认字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新教材,就地取材,选取生活中的场景,在生活中进行教学,再次回归到生活中。比如:学校生活,新教材举例“老师、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的老师和同学是很多的,因此,就可以因地制宜,带动学生认识自己的老师、同学;再如:在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教学时,讲究个人卫生,区分男女,只有真正到生活中去对学生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切身体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巩固了语文识字。这也是新教材的一大优势,密切联系生活,处处凸显生活。
三、口语表达融入生活
1、倾听是说的前提
要让智残儿童开口表达,首先要让他们学会听,掌握听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帮助智残儿童打通这条通道,让他们学会倾听是必不可少的。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性。在每一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首先就是“我会听”,通过听词语,找图片,让孩子能够掌握听的能力,能够听懂他人说话的意思,并随之做出相应的行为。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在生活中不断训练学生学会倾听。比如生活中简单的指令,“课本、水杯、饭盒”等,让孩子去指认,一个看孩子是否听清楚、明白,二个也是看孩子对生活中常识的掌握。
2、让孩子愿意开口说话
口语表达最难的是让孩子开口说话,哪怕从最简单的喊爸爸妈妈开始。有时候,因为孩子的反应慢,说话口齿不清,表达意思不明确等原因,旁人往往没有那个耐心等待孩子说完,或者在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中整理出有用的信息,跟孩子交流;旁人没有耐心听,孩子没有信心说,在这样的状态下,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不愿开口说话。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愿意开口说话,哪怕说慢了,说错了。
3、融入生活场景进行表达。
任何交流对话,都是需要一定的情景的。新教材不但有基础的跟读生字、词语,还增设了“我会说”的板块。生活中处处都是交流的环境,再次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比如认识房间,老师可以和孩子进行一场对话,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房间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让孩子和孩子之间交流。比如介绍自己的一家人,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其他的家人等等。还有,春秋游、社会实践更是在实际生活中交流的好时机。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就能让孩子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语文的美妙和乐趣。
四、用多元评价丰富语文课堂
新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语文小天地,对整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回顾,整合语文知识点,并对每个环节有老师和家长的点评。通过收集笑脸来检验自己的收获,这对孩子来算,是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评价方式。这也让我想到在课堂上对孩子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倡导: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评价氛围,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通过多项分层、多元互动的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对学生的评价已越来越多元化,全面化。因此,老师采用的评价手段也不能仅局限于口头表扬或者以分数来论英雄了。我们可以用贴贴纸、上光荣榜、送小礼物、评选主题星,或者由学生自己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等一系列的形式和手段来进行评价,从而更好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中提升自信,感受成功。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的发展,通过课程实施与发展,使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使学生尽早的适应社会与生活。”新教材的编写遵循了语文和生活紧密的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到更多,学会更多。让我们和学生一起用语文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生活的资源来丰富语文。
【参考文献】
【1】王尼.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生活化研究[J]. 学周刊, 2014(32):153-153.
【2】江小英, 符丽雪. 统编本培智学校一年级生活语文教材分析[J]. 现代特殊教育, 2018, 000(023):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