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李洪兰
[导读] 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本文就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在此情况下,想要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就必须要科学地对当下的作文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在掌握学生写作的问题和教学问题之后,对当下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全面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使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跨越性的提升。
        1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写作积极性,害怕写作
        很多农村初中生一提到写作文就面露愁容,对写作文充满恐惧。究其原因,学生和教师都有责任,如有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在写作教学时只知照本宣科,没有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而且也很少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平淡无奇。
        1.2作文教学模式落后
        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都是以教材为主体来开展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对相关的作文材料进行分析和思考,根据作文要求要求学生反复的进行仿写和练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往往很少为学生预留交流讨论的空间,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多样化课外阅读素材的引入。这不仅会使出了作文教学脱离实际情况,同时还会严重的抑制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升。另外,部分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掌握写作方法技巧,往往会花费较多时间来进行写作要点的讲解,并对例文进行全面的分析,要求学生以此为参考依据来进行这种练习。这会使学生的作文出现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现象。
        2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2.1激发写作兴趣,重塑自信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根本动力,能把学生“要我写”的被动意识变为“我想写”的自主行为。长期以来,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为主,作文课的教学步骤为“讲解—写作—批改”。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越写越没有兴趣,越写越害怕写作。针对农村初中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

首先,教师不要固定作文题目,可以让学生围绕周围的生活场景来写,如身边的同学、地里的庄稼,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小细节等,都可以写到作文里。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开始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养成用文字表达的习惯,渐渐地,他们就不再害怕写作。其次,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给予鼓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写得有亮点的作文当作范文读给学生听,和学生讨论分析作文中的亮点。另外,对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先提出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给予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消除害怕写作的心理,从而爱上写作。
        2.2强化主体地位,提高写作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学生掌握写作基本功后,要想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就必须大胆创新、自主创作,这与新课改下作文教学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不谋而合,即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发展的实现;同时,新课改还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尊重学生个体要求”的要求。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创新意识,尊重其个性化想法,并在此基础上找回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缺失的写作灵感。农村学生常年和山水田园相处,可以看到各种花草树木,只要学生用心感受和观察,一草一木都是写作素材;只要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就能将各种山水风景收入素材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春游、踏青等活动,带领学生体验大自然的风光,并教学生如何将大自然的风景转变为自己的素材,同时鼓励学生试着从素材的不同角度来进行写作,争取做到一材多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风土人情,丰富写作素材。农村虽然没有城市那么发达,但保留了大量传统的风俗习惯,这些也是农村学生写作的素材之一。农村学生可以观察和收集当地不同的节日特色、风俗习惯、传统工艺,进行分类整理,并作为写作素材。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再结合教师课堂上教授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在写作文时自然就能得心应手。
        2.3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写作
        多给学生布置些“课外练笔”或“每周随笔”,使他们有较大的自由写作空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无论长短,都必须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必须是最真实的记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愿意与老师同学分享的日记拿出来,每周利用一节课,组织学生六人为一组进行交流,每组评选出一两篇好日记在班上交流评比并进行奖励,这种做法,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写日记的激情,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也为学生写作积累了素材。
        结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去引导”。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写作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成爱标.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67(101):151.
        [2]徐静雯.初探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34(24):163.
        [3]高媛媛.浅谈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J].课外语文,2018,12(10):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