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 蓝师东
[导读]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中心小学530817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受新课改的影响,众多小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是此次创新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效果,教师应及时调整现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实施策略和意义,对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现状;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生可以互相解决简单的语文学习问题,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合作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能在学生的交流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结合新时代下的学习小组合作要求,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经过教师的指导,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而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了集体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小组合作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现如今,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分组方式不恰当、合作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性较差、学生合作意识较差等问题[1]。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知不到位,把小组合作学习当做增添课堂教学乐趣的方式,不但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针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和语文学习水平,改进语文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极解决新问题。此外,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应以教学为主,适当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划分小组
组建完整的学习小组是进行小组合作的必要前提。通常情况下,教师以学生的座位为参考,划分学习小组。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组织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这些都是影响小组合作的重要因素,在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后才能保证小组合作长期顺利进行。
实施方法如下:教师可以将小组成员的数量限制在六人左右,随后选择其中语文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很突出的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小组成员中既要有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有成绩一般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到语文学习能力普通的学生。小组成立后,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也要促进不同小组之间对学习内容的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一定时间后,教师根据各个小组学习的实际情况,给其他学生提供机会,选出新任的组长,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足够尊重学生的意见,驱使学生表达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看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受益者,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他们心中的地位[2]。此外,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加强监督,掌握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使用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参与小组合作
        让学生主动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保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导小学生充沛的情感,推动其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的学习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本内容,掌握生字的读写,并且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课文,对内讨论课文讲述的内容。在学生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在故事中出现的小壁虎、小鱼、牛伯伯、燕子阿姨、壁虎妈妈选择任一动物,分角色演绎课文内容。由于上课时间有限,不能全部都表演小壁虎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两次表演机会,向学生提问“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以及“牛伯伯为什么不能借给小壁虎尾巴?”,回答正确的学生所在的小组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经过学生生动精彩的演绎,他们都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在学习生字的笔画和拼音之后,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训练,给每个小组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小组讨论小壁虎借尾巴的其它动物,并且编一个小故事,选择组员根据角色进行演绎。经过本次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小组之间开展比赛,加深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比赛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能增加小学生语文学习动力。学生之间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在竞赛中,小组成员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在竞争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和团队合作方面的长处。
例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生字的拼写和拼音,学会一些词语搭配。教师可以先讲解课文内容,再教会学生对生字的读写。由于不断机械地练习生字的书写,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写。本文中的生字包括“耍、装、劲、绒”,教师可以围绕这些字进行练习题设计,小组组员轮流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先出连线题,让学生连接这些字的拼写和拼音,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出题的机会,每组出一道题,其他小组进行作答。
(四)做好小组合作的评价,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积极性
        教师做好对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的评价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长远发展。教师在做评价时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他们的小组合作过程[3]。教师应保持客观的态度评价所有的小组,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不吝啬肯定和鼓励,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比如,在《陶罐和铁罐》的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课文表达的道理。在各个小组经过充分讨论后做出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会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却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的。教师此时不应该直接否定学生,应该先表扬学生主动作答的行为,肯定学生回答,并且耐心地补充不到位的地方。因为教师的鼓励,面对有一定理解难度的课文学习,学生有一定的信心去进行理解和思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广泛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参与,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长远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广泛应用是在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纪翠花. 论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与研究[J]. 好家长, 2019(33):221-221.
[2]张慧. 论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与研究[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9):48.
[3]秦玛丽. 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