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三步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解云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单纯的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单纯的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还要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持有一定的固化思维,例如语文学不学都可以,语文课堂太过无聊等看法。这也就需要老师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三步教学法  实践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除了具备语文课堂的独特之处以外,其面对的学生群体也具有独特性。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时不能按照老师规定的课堂任务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这也就对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堂授课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并将语文课程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是摆在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三步教学法的价值性体现
1.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无时无刻不与学生发生着互动。三步教学法的最后,老师为了检查教学效果,通常会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可随时向老师询问;交叉式的问答也就形成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为了完成老师的课堂任务,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如此,也促成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形成。三步教学法则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高质量的互动关系,从而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
2.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不仅对周围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与文化知识同样充满好奇。三步教学法的课堂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创造向老师提问的机会,方便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耐心地解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独立个体,可以对学生的求知欲给予一定的保护,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因此,三步教学法的创新与课堂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好奇心理给予恰当的尊重和保护。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当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不明白或者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时,就会激起学生的疑问,这种疑问既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询问老师或者同学等来进行解答,但也有的同学会选择自己找出答案。当学生选择自己思考,就会使得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创新创造。尽管这种创新在外人看来会稍显稚嫩,但这是小朋友进行创新的第一步,老师可以适时地给予一定的支持,从而在以后遇到问题时会先自己研究。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或者未知的事情提出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正符合三步教学法的目的所在。


二、三步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1.问题代入法
        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使学习更有目的性和效率。这也是三步教学法中的第一步——明确学习目标。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事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也可以根据教学目的,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例如在进行《画杨桃》文本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出“这篇文章想要教会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从中明白了什么?”。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可以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专心,学生本人也就更加投入,最终可以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2.创造特定情境
        老师可以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进行学习。情景式的教学与以往单一的讲授与接受有很大不同,它包含更多的教学元素在里面,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大帮助。例如,在讲解《小马过河》一文中,老师在进行第二步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候,就可以编排一出情景演出,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制作简单的道具,让该情景更加具有吸引力。如可以在班上选出几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马、小马、牛伯伯、小松鼠等,进行情景演绎。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实现知识的传授,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小组分类教学
        小组分类教学,是指将学生按照特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化学习。这个标准可以是以学习程度、兴趣爱好、特定的教学内容等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不是为了分化班级或者给学生贴上一些不必要的标签,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这里体现的也是三步教学法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老师也可以在本节课的最后对小组内都无法解答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三步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节约大量课堂时间,进行内容更丰富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小结: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初步接触语文学科知识,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教学质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掌握本阶段的学科知识,也可以为今后更高层次的语文知识学习提供严谨的思维逻辑。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侠.“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学周刊,2015(04):73.
[2]崔子培.浅谈“三步教学法”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17):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