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王庆秀
[导读] 阅读能力的养成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各国都很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阅读能力的养成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各国都很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国也在2016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但是目前高中生的阅读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完不成课标所规定的阅读量,因此关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究仍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学生的阅读不仅是单纯的、机械式的阅读,更重要的是要在阅读中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去思考和汲取新的想法,受到启发,得到真谛。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在“技”上让学生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其次要注重实践的增强,帮助学生在实际的阅读中将阅读技能进行应用和个性化的拓展,并且在实际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阅读感知和技能,互相促进和发展,最后语文阅读的教学要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和潜能的开发。
二、课内外结合,提升审美素质
        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开展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且阅读材料、阅读方式和阅读理解均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核心素质得到了全方位体现。为实现该目标,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教师应将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引入到课堂导入环节中,结合课外阅读指导内容,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由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分享其感悟,并以此导入阅读教学内容。如在进行《荷塘月色》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回忆与荷花有关的古诗词句子,多数学生联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绿塘摇滟接星津。”在此过程中,学生课外阅读与课外积累情况得到了检验,其创造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成长。

此外,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情境,由学生的回答引申出阅读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并从学生的审美情趣延申到情感需求,使学生由阅读教学向自主阅读发展。审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在于幫助学生塑造、发现、超越与自我确认,这是一种非对象化活动,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拓展阅读形式,活跃阅读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目的去完成阅读的任务,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阅读的题目,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阅读的过程往往是枯燥和痛苦的,相比起语言的优美性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阅读的枯燥性显得更加明显,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弱化了学生对阅读的本质性感知。在实际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帮助学生进行调节和控制,将传统的阅读形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积极拓展新的阅读形式,让阅读教学变得丰富起来,同时能对学生形成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拓展多种阅读形式,除了学生以做题为目的的自主阅读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阅读与画面相结合的展示性阅读;学生的自主选择性阅读也是积极拓展学生阅读主动性的重要方法。
2创设情境,加深文化理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应当打破原有知识讲解与文章结构之间的局限关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和文本作者进行沟通、对话,这是一个交流心灵、思想碰撞的过程。学生在和教师、文本的对话中,获得了大量文化信息。此时,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以分角色阅读、情境再现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文化建立新的理解。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锤炼学生的语言语言能力,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感受语文文本的魅力,鉴赏语文文本中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欣.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天地,20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