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而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作文不仅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同时更在考试当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其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述等能力,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纵观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其中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清当下作文教学现状,并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此提升教学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策略
前言:就当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而言,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限制,课堂教学成效不佳,致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基于此,小学生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推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教师缺乏良好的教学能力。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宋代理学家朱熹曾以“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来概括孔子的教育经验,可见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未积极贯彻教学原则,依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一直是师讲学听,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扼杀,学习兴趣自然得不到提升。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1]。虽然作文教学的难度较大,但只要教师积极探索,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其次,学生缺乏写作积极性。在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些学生认为写作困难,并找各种借口说自己学不好,究其根本就是对写作缺乏浓厚的兴趣。在写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表达真实情感,只有这样写出的内容才更有意义、更具真实性,才会打动读者。除此之外,当下的小学生并不重视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致使写作过程中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一篇完成的文章无非是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再从句到问,倘若学生不积极积累写作素材,也会无法进行正常写作。
最后,家长对家庭教育并不重视。一切语文知识均源自于生活,写作更需要依傍着现实生活。学生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均是和家长一起度过的,可见家长的引导和言传身教十分重要[2]。倘若家长能够注重家庭教育,做到有效的家校合力,学生的作文学习必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一些家长并未注重家庭教育,而是本着袖手旁观的态度,将一切责任都推到教师身上,殊不知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二、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强化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主动参与各种教学培训,经常向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参加校内外写作教学公开课,扬长避短,以此使自身教学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教无定法,只要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运用一切合理的教学方法。不同对象、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必定不同。在每次写作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都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疏漏和问题,以免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每次都要努力发现自身不足,提醒自己查缺补漏,进而精益求精[3]。教师要积极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将更多写作方法传授于学生,使其能够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一个人不管做任何事情,倘若充满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非常积极的去做,即便苦难重重、再苦再累,也都心甘情愿。可见,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效率,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写作,主要就是由于在写作时无话可说。对此,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关于《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模仿作者将人的活动与景物结合起来展开描写。将学生带入自然、带入社会,学生自然能够捕捉到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而并非咬破笔头、绞尽脑汁的空想,以此才是写作的真正意义。除此之外,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认可其写作内容,给予其赞美和激励,以此使学生不断增强写作欲望。在开展写作评价的时候,教师要积极肯定学生,使其能够及时看到写作成果,以此积累其更加努力,从而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读写结合,开展家庭教育
现如今,单凭完成课堂上教材中的课文阅读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适合其年龄的课外书籍,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量,同时更能够使其写作思维得到拓展,从而写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在班级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立图书角;在家中,父母也要为孩子建立安静的阅读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有效阅读,从而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在孩子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家长喜欢阅读,孩子通常也喜欢阅读,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在家庭当中,家长陪孩子一同阅读无疑是有效的阅读方法。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共读,即借助QQ或者微信平台等在线共读,相互分享阅读的方法和体会,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展现学生语文综合的有效途径。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知识能力,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有效借助所学的知识,将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充分表述出来。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强化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注重读写结合,开展家庭教育。以此,就会使小学生喜欢上阅读和写作,笔者相信当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不足必定会得到良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雷晓燕.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0(21):69-70.
[2]陈作宏.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价值[J].学周刊,2020(20):99-100.
[3]曾荧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