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是一个基础阶段,所以小学的教学内容更为的基础,而其中口语交际就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在各个课程中都应用广泛,语文教学已经不单单指的是认读、写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是小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生活处处离不开口语交际。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注重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科技高速发展,在如今这个新社会中,家人之间的聊天谈话,朋友之间的相互寒暄以及企业高层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都离不开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评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体现。小到一个五岁孩童,大到一个七旬老人,他们都离不开与社会接触。可见,口语交际极其重要。而小学教育作为基础的学习阶段,更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学习,是离不开语文老师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展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是如今社会中的家长、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在致力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口语交际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中免不了朗读课文,交流讨论等环节,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些内容呢?自然是口语交际。所谓的口语交际早已不是人们以为的简单的交谈方式[1]。仅仅在语文课堂上增长小学生的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是远远达不到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大部分人在五、六时就已经可以开始交流,为什么孩子的说话水平会越来越好呢?其实这也是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一种体现。好比教师与家长,为什么教师的话比孩子来说更具有感染能力,难道是因为父母不了解孩子吗?这是否定的,没人会比父母更了解孩子。教师之所以能抓住人心,引起与学生之间的共鸣,而这需要全部归功于口语交际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清楚,口语交际发展的并不仅仅是学生的词汇量,不是只要学生能说就行,而是发展小学生会说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包括思维的发展、语言的完善和知识量的扩大。在小学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培养一个目标一定是必不可少。一个正确的目标会引领一个正确的方向。口语交际的发展与每一种能力的提升都相互关联,教师需要在目标中确定,新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学知识,教学目标的确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教师只有真正的认识到口语交际的实际意义,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
二、创新教学方式,开创情景交流
对于刚刚进入教育学习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更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换位思考等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更容易让小学生理解的还是自身体验。作为一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白在相应的场景中小学生爆发的情感是最真实的。就像灾难的受害者或利益的受益者,没有人能比他们自己更了解到自己的心情,旁人也很难真正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进而去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变得有趣。就例如像举手朗读生字等常见的教学方法,可变为同伴相互朗读,朗读课文变成情景剧或者变成角色扮演。在所有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一个重要的方向,向学生喜欢的方向发展,口语交际的发展是在学生的交流中进行的,只有小学生愿意交流,口语交际才能得到快速发展[2]。就好像“谁来朗读课文”和“谁来扮演警察”,哪种问法更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畅所欲言,毫无疑问是第二种。
在小学四年级《巨人的花园》一文中,假设教师询问小学生为什么巨人同意孩子他的花园里玩了。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理解课文真正的含义。而假如教师可以用小学生的日常情景来讲解,孩子们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一些了。《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教师更应该紧紧掌握好机会。利用课文情节将小学生带入梦幻的场景,而在这其中,学生可以自由讨论自己在文中所得。
在他们的自由讨论中,增加学生对于课文中知识点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表达力,提高语言的流畅度以及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全方面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树立合作精神,培养时代观念
“双拳难敌四手”,没有单打独斗的胜利,回溯历史的长河,有哪一位君主是自己打下的江山。回看现代,中国的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小学生应该从小就要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口语交际与团结协作密切相关,小学生的团结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口语交际的发展。因为口语交际主要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交流中,而交流大多是因为一定的目的才产生的,假若小学生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会在一定程度上拒绝与别人的交流,这无疑就阻断了口语交际发展的机会。团结协作作为当今时代的新思想,也是融入社会的必要技能,缺乏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必然不会强大,更加阻碍口语交际的发展。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3]。
小学语文教学不一定要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教学。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节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寻找自己生活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设计竞赛机制与奖励机制相结合,在班级之内举办比赛,奖励最后的获胜者。胜利是驱动小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了获得胜利,小组织内会进行交流合作,每个人展现自己的看法,去表达、演示、开创思维等,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对于口语交际的发展却是不可估量的。在生活中,口语交际与团结合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成功的人或一个的企业,他一定是在交流与合作之中凝结的坚实的集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学习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口语交际的发展与合作精神互不可分。
四、增长经验,开拓视野
我们不能将知识增长简单的与口语交际能力划等号,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口语交际能力的增长离不开词汇量的丰富。就像教师,教师也是在掌握了博学的文化之后才能有更多的建议引导小学生。没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如何才能说出动人心弦的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组织交流会,可能只是一幅图片或者一个故事,但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见解[4]。在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表达力,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与自己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我们才能产生更多的新想法,进而去弥补自己的教学不足,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语言。
在小学三年级《纸的发明》一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思考,生活中,除了纸的发明,还能想到什么,讲述其发明过程。讲述物品的发明过程中,教师可以加以引导,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样既能充实学生的词汇量,也有机会改正学生的用词错误。教师的适当鼓励能激发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学生会更积极探索生活中的物品,对生活充满热情。在探索过程中,能开发小学生大脑思维,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以及同学的认可,小学生会更加在意自己的答案,以此完善自己的语言。每一次的课堂活动都是重要的,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每一次的发言都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不断的经验积累才能促进语言的完善。生活离不开口语交际,小学生必须要从小进行知识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为口语交际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结束语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的年龄段与应该培养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可忽略口语交际的发展。教师的每一步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孩子才会在未来的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肖荣.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J].知识窗(14期):52-52.
[2]罗国英.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3(18):63-64.
[3]方小梅.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v.4(08):218-219.
[4]潘多多.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2,000(009):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