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陈娟娟
[导读] 农村地区处在教育相对落后的环境,教育资源以及设施设备不完善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
        摘要:农村地区处在教育相对落后的环境,教育资源以及设施设备不完善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及重视素质教育观念成为了教学关键点,农村小学数学在教学上面临诸多困境,教师应明确教育目标,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克服客观困难,利用现有条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对农村小学数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分享实践经验,对农村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提高
1.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现状
1.1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当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农村地区仍占主导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以教师讲述教材内容,学生机械记忆为主。长此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的思维禁锢,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强的学科,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的分析思考,而不是强记硬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数学的方法为目的,开展符合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灵活教学。因此,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即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1.2师生互动较少
        由于“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普遍性导致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性低。课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解书本知识,沉闷的课堂气氛导致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学生沉浸在自我的思维模式下,没有表达见解的平台也没有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反复循环式的记忆模式极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长此以往,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学习效率逐渐降低,课堂变的了无生趣。
1.3教学内容单一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课堂而言,既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没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导致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单一,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多动的年龄段,固定的教学内容无法长时间吸引其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把握现有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了农村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十分必要。
1.4教师的职业热情不高
        农村的教育现状以及生活环境影响教师的职业热情。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传统模式消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另外,学校整体的教学环境减弱了教师的职业竞争意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长期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循规蹈矩的教学常态导致农村教育处在持续落后的阶段。
2.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2.1改变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推进“游戏话课堂”十分必要。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大胆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游戏活动在农村数学课堂的有效推进还可以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增强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气氛,变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形象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符合其年龄段发展特点,对于提高农村数学教学质量改变农村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有重大意义。
2.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因为自身能力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实施教学。例如,对待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提高难度,引导其经验的再次提升并激励其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稍弱的学生则降低难度,循循善诱的引导其理解数学知识点,帮助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并及时肯定和鼓励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洞察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2.3教学内容多元化
        农村地区虽然经济条件落后,但是也具备城市教学中无法获取的教育资源。农村教师要具备教学创新观念,利用现有资源多元化开展教学。例如,农村的自然环境丰富,教师可以经常带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在自然环境中变的生动有趣,学生在多样的环境中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数学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可以运用丰富自然资源制作教具,调动学生的前期经验,培养其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2.4改进教学设施设备
        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落后的因素之一。首先,相关单位应该考察当地的教育环境水平,因地制宜的提供符合当地环境的教学设施帮助其丰富教育资源,改善落后的教育环境。其次,增加农村教学的软设施,定期为农村的教师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另外,学校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促进其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知识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长期性、局限性。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匮乏制约农村教学水平的发展。但是,克服客观困难并充分抓住教育改革的机会是农村教学的必经之路,教师要时刻把握教育关键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综合素质。因此,正视农村地区差异,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科学教学才能落实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智雄.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5):90.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35.090.
[2]鲁木兰.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科教文汇,2018,(2):130-131. DOI:10.16871/j.cnki.kjwhb.2018.01.052.
[3]李云武.谈新课改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J].青苹果,2017,(6):105. DOI:10.3969/j.issn.1671-3214.2017.06.096.
[4]王常兰,贾瑞文.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83. DOI:10.3969/j.issn.1004-8502.2016.01.078.
[5]覃兰.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教育界,2015,(5):174-174. 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5.05.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