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推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也开始对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物理实验教学与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贴合。基于此,本文尝试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现状 策略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活动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个结论来对实验过程进行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具体的物理实验产生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逐渐提升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但是,整体来看,我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验器材较为落后。在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实验器材的选择以及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物理教学质量。很多时候实验器材以及实验工具、实验材料的消耗都会阻碍物理实验活动的展开,从而使得学生的物理实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使得最终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其次,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从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存在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现象。很多时候,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尚且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没有对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进行针对性提升,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小。很多教师在展开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只是将物理实验的各个环节步骤按照顺序排列好,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方法来进行单一的实验验证,这也使得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位置,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不利于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长期培养。
最后,存在物理实验教学意识不强的现象。很多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较为局限,并且教师以及学生都存在程度不等的物理实验教学意识不强的现象,使得物理课程教学活动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在展开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还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的方式来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并不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因为知识单纯的学习物理知识,缺少对物理实验操作的真实体验,这也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高中与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教师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
高中物理教师在展开日常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将物理实验教学内容作为重点来进行安排,并且要在课堂上为物理实验教学安排出足够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准确把握,这样一来也使得教学活动的展开更加顺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亲身的体验来实现对物理知识点的准确把握。同时,教师在进行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发挥出引导启发的作用,运用实践课程来对相关物理概念理论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物理客观规律,这样一来也使得教学活动的展开更加顺利,提升了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二)进一步扩展物理实验教学资源
教师想要使物理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注意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保证,要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物理实验资源进行扩展,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在展开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将课程教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进行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物理实验活动参与积极性的有效调动。教师要注重实验的直观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将铁架台平放于桌面,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在挨近弹簧处将刻度尺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且要注意对刻度尺是否竖直进行检查。要先记录下弹簧底部不挂钩码时的刻度L1;当在弹簧底端挂上钩码并且钩码保持禁止时,应该注意对弹簧此时的刻度L2进行记录。依次记录出不同钩码个数时弹簧的伸长量,并且制作成表格。最后建立起直角坐标系,对各个描述点进行连接,通过图像得出结论。这一实验具有较强的生活性,所应用的实验器具较为常见,很多时候往往学生没有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时候,便已经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产生一种较为准确的预想,教师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意识进行引导,从而使得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展开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有准确把握,并且将课堂实验教学过程当做物理规律总结的过程,通过对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进行针对性分析,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以及提升,使学生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加速度”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要与学生一同利用打点计时器来展开加速度的验证实验,对打点时间间隔进行明确,在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得学生的实验学习参与性得到有效调动,也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通过对打点计时器的有效应用,可以通过纸带上的孔间距以及时间间隔情况来判断出加速度的变化量,这样也使得学生了一更加真切的体会到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师想要使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展开更加顺利,应该意识到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动态给予充分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以及对物理实验环节的理解程度进行确定,对课堂实验教学机会进行准确把握,引导学生整我物理实验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教学资源,从而使得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秋红.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南北桥,2019,(24):20.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18.
[2]刘培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0):52-53.
[3]刘玉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8,(17):172.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17.163.
[4]杨炎坤.论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