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在人的幼儿阶段,幼儿是指0-6岁的儿童,此年龄阶段儿童大脑发育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尚不成熟,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加持,幼儿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卫生、个人品德以及学习方面表现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自动化稳固行为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和家长应牢牢把握幼儿大脑机能和结构高速发展时期,依据幼儿可塑性较大的优点,统一战线,共同投入到培养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工作中去。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 学前教育 行为习惯 培养
1学龄前儿童不良行为习惯成因
1.1卫生习惯
学龄前儿童由于自身心理、生理因素,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因素,容易养成不良的卫生习惯,包括乱丢果皮纸屑、喜欢吮吸手指、饭前不洗手、便后不冲马桶等等。卫生习惯一方面体现学龄前儿童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有所影响。幼儿教师应依据学龄前儿童身心特征,培养其兴趣爱好,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出发,鼓励其积极锻炼个人卫生清洁能力。例如,布置帮助家长扫地、洗碗、擦桌子、洗袜子、整理内务等学龄前儿童力所能及的劳动作为家庭作业。
1.2学习习惯
幼儿贪玩懒惰,家长和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及时督促或者指导方法不当,都容易助长学龄前儿童厌学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气焰。孩子的学习效率是由学习习惯决定的,如幼儿上课发言不举手、不遵守课堂纪律、扰乱课堂、不解决疑难问题、做作业时间长、不预习、不复习等等都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幼儿只有经过教师和家长正确指导、及时督促,才能减少不良行为现象的出现。
1.3人际交往习惯
通过观察、接触具有独占教学器具、和同伴不友爱、目无尊长等不良人际交往习惯的幼儿,不难发现这些幼儿本性善良,但都因为教师和教师没有及时发现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使习惯根深蒂固。以下是成因分析:首先,家长不应过分保护幼儿,遏制幼儿活动的程度和范围,使幼儿处在温室之中,缺乏待人接物的生活经验,久而久之,会使孩子更加任性、娇气。其次,家长也不应强行干涉幼儿间的摩擦,家长的介入会使幼儿对人际交往乏味,长此以往,容易封闭自己。最后,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并不能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习惯。幼儿最初的人际交往习惯是由家长影响,学前教育阶段是由教师影响,可谓言传身教,家长和教师应做好榜样,给幼儿留下良好印象。
2新时期培养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重要性
生活、学习、工作都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支撑,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新时期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不可操之过急,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千锤百炼、强化渗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不能忽略幼儿的身心快乐成长,家长的支持和鼓励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学龄前儿童快乐成长的不二法门。
3培养良好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方法
3.1讲故事和游戏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动爱玩、探索欲强、好奇心重的特性,采取讲故事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新时期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一家人都以其为中心,很容易让幼儿养成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私的性格,在幼儿园中和其他幼儿相处时更加显著,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以讲故事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但迎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调节教学气氛,让教学活动变得轻松、有趣,幼儿之间平等尊重,不容易引起争端。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猜字谜游戏,将幼儿分成不同小组,设立组长,每个小组为其他小组出字谜,根据猜出字谜数量多少、速度快慢,整合顺序,评选出优胜者,给予物质奖励。这一游戏活动不但增强幼儿团队合作意识,而且活跃气氛,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组织游戏活动后,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循环渐进,帮助幼儿更深层次的理解团队合作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3.2家长引导方法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道德问题严峻。因此,家长为避免幼儿形成自私自利、不顾及他人感受行为习惯,应言传身教,成为幼儿的榜样,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习惯。除了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幼儿,幼儿园教师也应发挥模范作用,文明用语、严于律己、举止和蔼可亲,在幼儿在校期间通过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和家长言出必行,与幼儿交往时遵守承诺,以此培养幼儿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3.3幼儿自主探究
教师教育的对象,幼儿学前教育主体都是幼儿,幼儿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在幼儿自主探究法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幼儿学前教育更加生动形象,以此提高学习趣味性,使幼儿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制作课件,用多媒体为幼儿放映《三只小猪的房子》的视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从学龄前儿童个人卫生习惯、人际交往习惯、学习习惯出发,采用讲故事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幼儿园和家庭密切配合,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引导幼儿,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式方法丰富多彩,需要家长和教师不断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晓.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55.
[2]黄春芹.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探究[J].新智慧,2018,(33):136. DOI:10.3969/j.issn.1674-3717.2018.33.132.
[3]吴彤彤.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要点分析[J].现代交际,2019,(7):127-128. DOI:10.3969/j.issn.1009-5349.2019.07.069.
[4]刘晓云.幼儿学前教育中的行为习惯培养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39):56.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7.39.056.
[5]张婕.浅谈学前教育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2):373. 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7.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