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方侠
[导读] 物理学是一门在实验中不断总结从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科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在实验中不断总结从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科。单从课本上学习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点难度,而且还枯燥无味。但是通过实验课教学,演示有难度的知识点,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欲望。物理是一门被大家公认的比较难的课程,物理的难度在于如果不进行实验,学习效率会降低,最终获取的知识点就比较少。而且许多物理定律原理和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需要大量的实验演示来进行难点的突破,来激发加强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提升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阶段目标;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言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主导的一门学科,许多的物理定律,都是在自然现象中通过一次次实验得到的规律。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必须通过一定的实验演示实验操作,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知识点,这就要求学校要对物理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点,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现如今,各个学校也都越来越重视实验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对物理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学好物理的两个基本条件是:观察和实验。因此,必须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学到知识。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物理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良好实验教学的前提,课前的准备包括老师自身的学习,教学流程的准备,还有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器材、实验流程、注意事项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
        1.实验材料的准备
        物理实验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初中的物理实验相对简单,主要的问题就在器材的选择上。比如,在教材中有一个实验是“电磁铁”,验证线圈匝数的多少会不会影响电磁力。有的同学所作的实验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其实,实验结论的不明显,就跟学生在做实验之前没有消磁处理有关。在明白什么原因造成结果不准确之后,学生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完美的验证了线圈数多少会影响磁力的大小。通过这次实验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严谨的重要性。
        2.实验材料的丰富性
        在每一次课前,要进行实验材料的准备,根据实验的流程,确保每个实验器材都准备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的完整性,这也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前提。如在“电流是否会影响磁力”这一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材料有大头针、大铁钉、漆包线、电池。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做好实验时的教学指导工作
        1.加强实验方法的指导
        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实验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应该结合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可以探索出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只要能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就行。比如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这个实验属于开放性的实验,有很多影响因素。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验证,只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就可以,让学生的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2.安全意识的培养
        相比于化学实验或者高级的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实验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也不能大意。坚持预防为主,每一次实验之前都要提醒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物理实验中,尤其是电学的实验,不可避免的就是电器的接触,如果学生不加以注意,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因此,在实验之前,把所有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都告知学生,针对具体的实验,进行着重强调。
四、做好实验后的总结提升工作
        实验完成之后,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拆卸整理归位实验器材,收拾自己的实验台。比如在进行电学实验的时候,在完成实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断电处理。随后才根据实验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得出实验结论;再通过交流分析,确定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和普遍性。虽然初中阶段安排的物理实验都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但是还是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结果和验证的内容不相符,特别是在力学的验证实验中,就要仔细核对分析实验步骤,找到出错的原因,进行再次实验,直到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实验就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进行,以确保严谨性。
        在实验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些小发明,在这个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保证发明的创作成功。通过不断的鼓励与支持,培养他们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和信心,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也巩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他们在动手的时候不断地思考、不断的尝试,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结:总之,开展物理实验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抽象的物理定律原理和概念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实验前要做到选题、实验器材的准备、学生课前的注意事项讲解等;实验过程中要不断的引导学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后记录数据,根据反馈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磊.浅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3(93).
[2]黄佳羽.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3(02).
[3]单娜.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分析[A].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文集[C].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