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陈正武
[导读]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教学改革机遇
        摘 要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教学改革机遇。为此,高中化学教师要顺应教育发展潮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本文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具体的解决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化学 教学策略 评价分析
0前言
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下,受教学资源的影响较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在使用题海战术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被进一步优化和贯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探究式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
1高中化学教学措施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在教学中需要引入实验教学,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化学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创新,将新科技引入课堂教学,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升化学课堂的趣味性[2]。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一)提高化学课堂趣味性,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引导学生对课程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才会将在了解的时候放入全部的精力。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前,可以利用一段视频或者一个小实验引入课程,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比如在解释元素发生反应的内容中,可以让学生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物体,做燃烧实验,通过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比如镁条、木炭、硫、铁丝都可以在空气中进行燃烧,可以引导学生记录燃烧结果进行了解不同物体在燃烧中的反应,分析物质组成,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
(二)实验教学引入到课堂中,在实验中进行理论教学
理科的内容,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利用实验进行佐证。眼见为实在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尤其是化学这种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验前,一定要做好安全准备,前期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相对安全性较小的实验,一开始不要接触盐酸等危险性比较高的液体。比如酸碱性实验就相对安全,在用pH试纸时,实验流程为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然后定出PH值。这种简单的实验可以在课堂进行,让学生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液体进行自己动手实验,不过有危险的实验还是要在实验室进行,才能保证安全性。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和氛围。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供学生交流和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需要注意的是,高中化学教师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不断优化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进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和了解高中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样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从网站上积极收集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经过精心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课件。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那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是化学手段?”当问題提出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激烈的交流与讨论,当学生讨论结束后,高中化学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课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式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重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高中化学教师在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实际化学实验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这一课时,高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化学实验过程中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收集相关教学资料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同时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创建合作学习小组,重点培养学生化学学习思维能力。当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化学实验来验证化学理论后,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化学知识,真正掌握化学逻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4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原则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所以进行量评时存在较大困难,在方法上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对于一些可量化的指标(如参与的学生人数,实验次数等)必须要作到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而对那些模糊目标(参与的态度、兴趣、创新能力等)我们采取定性描述,然后综合作出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实践活动课不仅重视结果,更强调过程,因此在评价中我们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及成果展示(撰写论文、报告的规范性,应对评审答辩中的反应能力等),还要评价在实施过程中的态度、自主性、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灵活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及参与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直接体验和感悟。
(三)他评自评相结合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通过多次自我评价,不断与教师学生沟通,听取指导性建议,对自已课题进行反思并不断修正和完善,对于自已来说就是一次良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的机会,但是参与活动课的学生都是些未成年人,受其身心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及个人利益影响,在自我评价中难免有所偏差,所以在自我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参考他人(教师、小组成员、家长、社区企业有关人士、专业工作者和媒体等)的评价,才以反映出自已的不足与缺陷。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加快了高中化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到探究式化学教学模式中可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更多具有核心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姝婷.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
[2] 潘兴博.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
[3] 王晓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20BJC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