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刘海平
[导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立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立足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有效把握,针对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针对性的改善,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师生互动交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交流,使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质量

        前言: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把握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通过把握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效改善, 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平等交流
        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互动,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得到有效地开展。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而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使学生主动地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初中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1]。
        例如,在开展初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教学时,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激发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在知识学习中,教师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知识进行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实现师生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这样一来,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理解情况做好把握,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突出教学的针对性,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一来,在平等的交流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初中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探究学习当中,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借助于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初中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2。
二、突出因材施教,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把握,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进一步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以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的成长及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把握,对学生个体差异做好把握,有效地分析学情,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关键点在于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引导[3。
         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采取统一的标准,可能导致一些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出现“掉队”的情况,不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针对于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把握,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如在开展一元二次函数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对一元二次方程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并且对一元二次函数的习题进行有效解答。但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学习及理解,这就导致学生之间存在差距。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把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弱的学生做好针对性的引导,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三、做好学生的教学引导,强化知识理解
         师生互动交流模式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教学引导,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更好地理解及掌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导致一些初中生难以对数学知识进行自学,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才能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4。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数学教学的关键点做好把握,并积极抓住引导的时机,从而对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指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地探究及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点的内化,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教师要注重立足于宏观角度,对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调控,指引初中生把握数学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为切入,做好课堂教学引导,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在教学引导中,教师要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指引初中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集思广益,从而有效地攻克数学重难点知识,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对称概念知识的时候,教师注重联系初中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从对称思想这一视角入手,使学生学会利用对称思想进行观察和思考,体会数学的对称美,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5。

结束语:总之,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把握师生之间的互动及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有效地把握,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改善,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地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进一步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有效地培养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晓平.浅论初中数学的引导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4.
[2]胡静.学生交流互动领域数学素养提升的路径——摭谈初中数学讲评课[J].数学教学通讯,2019(23):23-24+27.
[3]孙业英.刍议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现实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145.
[4]秦蕊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8,20(09):208.
[5]孙光友.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模式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5):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