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李志佳
[导读]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数学基本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数学基本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分数的高低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掘和巩固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课教师需要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且任课教师应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思想,充分实施以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走向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1培养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当前的小学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传统的教育,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听教师传授的知识。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管不顾,只为达到自己的讲课目标,学生学不会,也不敢提出问题,做了大量的笔记,仍然难以提高学习成绩,这就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另外,课堂所学习的解题方法过于单一,只为应付最终的考试,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不受重视,部分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知识教给学生,答疑解惑,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1]。
2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趋于表面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大部分教师习惯用形式化教学方式进行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各式各样的模糊问题,对自己的直觉思维产生怀疑。但是从实际角度分析,只有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进行巧妙融合,才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2.2忽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建立对在客观事物接触上的、对空间和平面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但是要想训练学生的空间创造想象能力,必须要增强学生的空间形式创造性思维,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学生在想象过程中不依靠模型,只是凭借脑海中的空间形式分析加工,产生出来的新空间形状是模糊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存在各式各样的困难[2]。
        2.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少创新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习惯于秉承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不敢去创新。虽然课程改革工作已经推展开来,但是许多在课改前就任职的教师仍然墨守成规,不愿意费点儿力气去创新,教学工作的开展越来越缺少新意,学生也难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兴趣,丧失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
        3.1创新教学观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航人。

教师的品德素质、教学行为对学生三观的养成、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了解更多新的教育思想,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另外,还可以不定期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沟通,借鉴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认真为学生答疑解惑,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歧视、不忽视理解能力较差、接受较慢的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来解决问题、学会知识,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欢乐充满课堂,让学生热爱学习。
        3.2提倡交流互动。
        新课改以来,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复杂,内容灵活性强且易拓展,可以有效开拓学生智力。但是数学学习并非简单,它需要学生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教师的科学辅导,学生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应当加强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育部门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方便带回先进教学思想,为学生创造思维场景,让学生思维在不断的碰撞中滋生新的萌芽,以至于茁壮成长,收获更多的学习能力。
        3.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翁,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功能,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思考。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大胆畅所欲言,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表想法和意见,敢于提出问题。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情况,教师切记不要进行批评或者训斥,应当从侧面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调整思维方向,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对于回答准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提问的自主性和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探索习惯[3]。
        3.4发展求异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对于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同一问题的分析,教师应注重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使学生不限制于既定方式,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求异思维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结合,既要注重把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中,又要让学生对数学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大胆地猜想,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结束语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完善。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对于数学知识掌握不够完善,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教学理念,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李金桃.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9).
[2]廖红霞.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思维和素养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5(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