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简单了解,阐述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的重要意义,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科学网络结合、构建学习平台、促进实际应用等有效的教学实践策略观点,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同时,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教学
一、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的实质含义主要表现为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智慧教学的优势,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学生差异性开展具体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学习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明确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教学设计,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切实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实现智慧型学习的目的。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的教学优势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式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程度仍停留于初级阶段,而且是思维流程性和连贯性培养的重要时期,而互联网等相应设备的应用能将具备逻辑性的图形和数字规律直观化、趣味化的表现出来,便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加深记忆。其主要运作方式是利用网络的三维呈现和虚拟展示,让学生对知识内容形象化的观察,教师还需在教学课堂上做好引导工作,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全面的开展学习内容的热烈讨论,将传统的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头脑中构建出便于自身理解的数学知识体系,在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同时,满足思维能力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培养策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和分析,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有效构建。
三、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网络科学结合,提升理论知识
智慧教学的实质就是通过有效手段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数学思维架构有效的理论体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突出小学生的智慧性和个性化特点和潜在能力。由于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不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将教学模式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在此基础上,与当前小学数学智慧学习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教师要做好在丰富信息资源的选择方面,以及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方面做好引导工作,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进一步保障小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丰富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数学理论知识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其在学生头脑中的重新构建。
例如:在北大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认知与分类”课程章节学习中,教师需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将准备好画有不同图形的卡片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同学们能说出不同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吗?”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进行自主探讨,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教师接下来要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将带有抽象性的图形分步骤展示出来,以三角形为例“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是什么?”“是一条直线。”“那现在呢?”“是两条直线,并且形成了一个角。
”“那同学们现在看它已经形成了什么图形?”“是三角形”通过带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同学们从以上动画可以告诉老师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吗?”“它是由三条直线组成的。”通过教学课堂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巩固了学生在头脑中的理论意识。
(二)构建学习平台,加强软件应用
“互联网+”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开展一般情况下都要以网络平台作为主要支撑,由于其中涉及到多种高科技技术,因此需根据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具体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开展。
例如:当学习小数乘法知识“小数点搬家”章节课程时,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前,教师建立以教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并充分利用与数学知识内容配套的学习资源,根据学生们个性化差异,列出条理清晰的自主学习单并推动到与学生共同连接的云端上,学生可以通过自动化电子设备将课件进行下载,并可以随时随地的针对自己需求进行有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对小数点不会位移、知识理解不透彻现象,学生可以将问题传送至软件中,方便第二天教师的解答。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运用动画、视频、图片等形式作为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支撑,比如:以3.4和34为例,将“3”和“4”拟人化表现出来,以“·”为移动元素,通过二者的沟通和动作,让学生感受到小数点的内涵和知识。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小数点知识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通过云平台进行教学互动并给予相应指导。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还可以将小数点知识与学习过的旧知识相连接,进行系统化的复习和整合。
(三)促进资源拓展,激发学习热情
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过程时,教师不仅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实现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将小学数学的智慧学习进行资源拓展和延伸。由于科技的不断创新展现出具有现实意义教育功能的技术工具,在具备独特个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智慧型自主探究学习。比如可利用3D打印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中《图形的认知》教学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情景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对数学知识资源的拓展。
例如:在学习分数“分西瓜”章节课程中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分类构成情景模式,从学生中选择符合题目中的人数,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小明”和“奶奶”,应用互联网技术展现出西瓜形状的模拟景象,教师通过按钮进行西瓜分割的随机分配,比如在游戏过程中小明得到的西瓜处于未知数,当“奶奶”开始选择西瓜份数的时候,随着大屏幕的滚动,当其喊“停”时,教师按下暂停键,根据每个人分得的不同数字,以及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明最终得到了几分之几的西瓜?”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结论:综上所述,“互联网+”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动力,为我国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从而有利于不断形成具有多元性、交互性的智慧课堂,充分展示出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个性特点,充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未来智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国承.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58+60.
[2]杜建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12):28-29.
[3]何凡.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77.
[4]冯昕.智慧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J].教育观察,2019,8(41):35-37.
作者简介:姓名:张思环(1996.0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东省惠州市,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小学数学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