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使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孙冉
[导读] 数学史记录了从我国原始社会至今的辉煌的成就,是数学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摘要】数学史记录了从我国原始社会至今的辉煌的成就,是数学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科学实证的思想方法出发,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相结合,调查出现在小学教师虽然在思想层面认识到数学史的意义,但是在课堂中却很少讲授的现状。大部分的小学生很喜欢数学史,也希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传授一些数学史的相关知识。针对这种现状,本人希望教师不仅要在思想层面加大对数学史教学的重视,也要把数学史的内容纳入到课程计划之中,最后要加大自身的知识储备,对自身的素质也是一个提升。
【关键词】人教版  小学数学  教材  数学史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再次凸显了数学史的地位和作用,数学史记录了从我国原始社会至今的辉煌的成就,是数学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1:1-98.
]]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好数学史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
        现实中,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遇到有关数学史的知识时,大都视而不见,不能充分的使用教材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爱上学习,少数学生即使感兴趣却也不能从数学史中有所收获。数学史的学习不仅仅有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在增进学生的知识储备,陶冶情操等方面也有重大的作用。
一、数学史的使用现状及分析
        现实生活中数学史的使用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北省保定市卫生路小学、中华路小学、冀英小学、厚福盈小学、前卫路小学的300名学生和20名教师。通过对300名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20名一至六年级的教师的访谈,了解到了数学史的使用现状,分析结果如下:
        
        
        
        
(一)教师使用现状及分析
表1 问卷问题10
 

        数据不容乐观,有73.99%的教师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授课时没有或者很少渗透数学史的内容,教材的重新编写加入了大量的数学史的相关知识,《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数学史的教学,但是在现实生活的课堂中,数学史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表2 问卷问题11


        在这个问题中,有将近37%的教师在讲授数学史的方法上不合格,不管是口头带过还是从来不讲,都是不符合现在的《标准》中的要求的。
        接下来,对五所小学的20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其中一、二年级各2名,三至六年级各4名。有80%的教师认为他们自身需要了解数学史,85%的教师认为学生需要了解数学史。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有75%的教师选择口头带过或者直接略过。只是在认知层面的认识:认为学习数学史很有必要,但是并没有从实际行动中把数学史的知识带入课堂。有75%的教师可以说是对数学史的内容比较不了解的。所以建议教师通看《数学》教材一至十二册,了解到数学史的分布的位置、大概的数量,对数学史有初步的了解。
(二)学生学习现状及分析
表3 问卷问题5


        有70.51%的学生喜欢史的教学内容。这足以说明,大部分的学生是很喜欢数学史的相关内容。有70.52%的学生赞成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数学史的比重。这两道题,层层递进,都在说明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很喜欢数学史的内容,并且希望可以多学习一些数学史的知识。
表4 问卷问题6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几乎没有与自己的教师进行过数学史问题的交流,这从侧面反映出: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数学史的内容。真的的理解,自然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解决的过程。
(三)问题总结
1. 教师方面
(1)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或者很少渗透数学史的内容
        《标准》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数学史的教学,但是在现实生活的课堂中,数学史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大部分教师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授课时没有或者很少渗透数学史的内容,教材的重新编写加入了大量的数学史的相关知识。
(2)教师不了解数学史的内容
        《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超过半数的教师可以说是对数学史的内容比较不了解的。所以建议教师通看《数学》教材一至十二册,了解到数学史的分布的位置、大概的数量,对数学史有初步的了解。
(3)教师在讲授数学史的方法上不合格
        部分教师没有在课堂中积极渗透数学史的知识,不管是口头带过还是从来不讲,都是不符合现在的《标准》中的要求的。
(4)教师对数学史的教学只停留在认知层面
        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和学生都需要了解数学史,仅仅停留在在认知层面的认识:认为学习数学史很有必要,但是并没有从实际行动中把数学史的知识带入课堂。
2. 学生方面
(1)学生喜欢数学史,但没有与老师及时表达自己的爱好
        多数学生是很喜欢数学史的相关内容。有70.52%的学生赞成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数学史的比重。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很喜欢数学史的内容,并且希望可以多学习一些数学史的知识。但是部分教师很少在课堂中讲授数学史,所以学生没有与老师及时表达自己喜欢数学史。
(2)学生课下不积极与老师交流数学史知识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几乎没有与教师进行过数学史问题的交流,学生方面,对学习数学史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二、数学史的使用对策与建议
        根据我们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研究,我们从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分类及其数量分布、呈现方式和数学史的使用现状及分析发现,这些内容的编排和以前的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学生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本人认为学生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是可以改正的。所以下面我们将结合上文的统计给出教师在使用教材中的数学史时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师在思想上应重视数学史
        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可以了解到,虽然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应该了解数学史,学生应该学习数学史,但是这只是一个表面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重视数学史的教学,也没有把数学史纳入到自己的教学计划之中。
        教师首先应该在思想重视数学史,认识到数学史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目前,为数不少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他们的负担,是家长的期盼和重压,是教师评判学生好坏的依据。种种社会中不妥当的现象使学生在热爱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各种辅导班的盛行,学生自由学习、玩耍的越来越少。家长以为多报几个辅导班原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却抹杀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标准》频频对教材作出修改,增强书本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史在这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史大多分布在“你知道吗”这个栏框里,以趣味的语言,简短的文字,向学生传递了丰富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乏味无聊时可以耳目一新,增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要认识到数学史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五年级下册19页的哥德巴赫猜想,通过一个游戏就可以发现一个深奥的数学问题,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呢?这就是一个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都是一个体会活的数学创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二)教师把数学史纳入教学计划
        教师在思想上注重数学史只是第一步,如果仅仅停留在第一步,也对学生数学史的学习没有太大的益处,必须要把数学史的学习纳入计划,付出行动,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迈出了重视数学史教学的第一步。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清楚了解数学史分布数量
        仔细通读十二册的《数学》教材,认真记录好每一册书数学史的分布数量,对数学史的数量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以后教学设计时的整体的时间规划,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2.准确把握数学史的相关内容
    了解到数学史的分布情况,接下来就要清楚地了解数学史的大概内容是什么,对数学史进行分类,找到数学史之间内在联系和与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到这些切入点,就可以连贯的把数学史的内容插入到授课之中。
2.采用恰当方法讲授数学史
(1)讲授法
        讲授法是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的方法,可能课时的原因,也许是时间安排的原因,最后教师留给学生学习数学史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所以大多数教师都选择用讲授的方法。这里的讲授法不能是教师的蜻蜓点水,口头带过,而应该是数学史的内容讲授要与课本中的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谈话法
    教师可以采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教学,这样虽然耗费的时间多一些,但是会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很大的兴趣,也会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讨论法
     讨论法消耗的时间会更多,建议教师在开设一些学习活动的课程时,可以用讨论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去学习数学史。
(4)读书指导法?
     教师可以在学生放假的时间比较充足的时候,安排学生去阅读一些数学史的相关书籍,然后上学后统一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个方法本人认为只有在课下才有实现的可能。
3.课后的拓展延伸
        虽然教师在课上已经讲授了数学史的相关知识,但是如果课下没有及时的巩固,学生的收获甚微。所以建议教师在涉及到数学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在课下给学生留一些趣味作业,比如:给父母讲一讲你今天的所学的数学史的知识,办一个关于数学史的手抄板等等。
(三)教师要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因为数学史的内容比较广泛,而且书中介绍的内容比较简单,篇幅很小。难免有的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意犹未尽,或者会提出与之相关的内容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些突发的情况。除了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充足。以应对思路灵活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取数学史的相关内容:
1.查阅相关书籍
        读书可以说是获取数学史的知识的最直接的途径。不仅在教师的教学指导手册上,还是教师课下阅读的相关书籍中,都不乏数学史的知识。教师也可以专门针对每一个小的内容,去学校的图书馆查阅书籍,补充自己的知识。
2.向有经验教师学习
        学校里总会有一些在某个方面做得很好的教师,教师们就可以多去听一些教师在数学史这方面讲授的比较好的教师的课程,或者私下里去多请教这些有宝贵的经验的教师问题,像他们多学习。
3.上网查阅相关知识
        互联网是现在学习最方便的途径,也是大家都经常使用的途径。互联网不仅各式各样的知识有可以查阅到,而且时间很快,非常便捷。教师在讲授数学史的知识之前,可以上网搜索一些背景知识以及延伸的知识,使自己得讲授会更加的充实,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参加有关的培训
        在职培训是现在每个学校都会采用的提升教师授课技能的途径,而且大多会请来一些名师,对大家进行培训。这时教师们就可以踊跃提问,对自己讲授不好的数学史方面的内容提出疑问,名师们自然会向你提供丰富的经验和各种各样的授课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1:1-98.


作者:孙冉,1995年出生,女,汉,河北承德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教育研究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