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姚玮
[导读]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其学习过程中需要思维和动手能力并驾齐驱
        摘要: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其学习过程中需要思维和动手能力并驾齐驱。初中,学生才初步接触物理,任教老师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物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初学者个人能轻易能完成的,这时小组合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恰当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们要立足教学实情,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实验教学最大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学科陆续开始实行实验教学方法,在其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其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在物理这门既需要理解能力又需要实践能力的学科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重新结构、认识、检验所学理论知识,获得实验学习的快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实践精神。本文将通过联系实际情况,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及影响作出简要分析。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比起枯燥的理论说教,实验教学更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它给予学生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理论之余获得相对自由的空间,因此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这对培养初学物理的学生,提高他们学习信心有积极地引导作用。
        2.初中物理的实验大多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是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的探究。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学生们能够以理性的姿态发现、认识并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理论知识到生活实际再到归纳总结,这种把知识解构再重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条理、更有逻辑,也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加深刻。
        3.实验教学是素质化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现在乃至未来教育教学方式的大势所趋。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各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物理实验主要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制定步骤、进行试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几大步骤,在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学生们亲力亲为,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锻炼平台。
        2.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团队交流,小组成员通过一次次实验,一步步论证,不断推翻错误假设,趋向正确答案。这个过程或顺畅或曲折,学生们都可在一步步验证中获得积极正确的实验态度和敢于追求真相的实验精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实验教学方式得以展开的重要保障,实验教学方式是小组合作教学的前提条件,二者的结合不仅开创了有效的教学模式还为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日后的学习有重大意义。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智力和心理在这一时期都得到迅速的发展。这一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但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进行实验中,缺乏必要的耐力与毅力。实验所得的数据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现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就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以下分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分组欠科学
        分组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科学的、恰如其分的分组能够使小组合作得以快速有效的进行。

而实际上,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情况并不如意。分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学生自主分组,这种情况下,学生便会自觉分组,平时学习相对不错、经常交流的几个自动抱团,平常学习相对较弱的形成一组或几组。这样虽然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性,使他们自由搭配,但也形成了两级分化,成绩相对较优秀的通过合作进步更快,成绩相对较弱的因实验过程过于麻烦,缺少耐心等原因,剑走偏锋,导致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另一种是教师进行指定,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居多。这种分法的目的为的是“帮一”,但实际的情况往往是一些人做,一个人看,达不到“帮扶”的效果。
(二)团队合作意识较薄弱
        初中物理实验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们深入沟通、进行有效合作,但这个时期学生正是个性散发的时期,对于某一实验内容或实验现象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喜欢静的,有的学生喜欢动的,两位同学很有可能为同一实验现象产生各种分歧,学生们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摩擦,这种消极的冲突一方面会使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减弱,影响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在肢体上发生冲突,轻者发生口角,重者发生肢体碰撞。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
(一)设立合理的分组分工机制
        合理的分组机制是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在分组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各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性格、为人处世的风格以及课堂表现,对学生分组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在合理的分组情况下,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有效实验。
(二)加强师生沟通,营造和谐有序的氛围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尽量在实验台之间观看、指导,一方面方便学生在实验期间随时与老师沟通,最有效率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够调节实验氛围,减少学生间不必要的摩擦。另外,实验的完成并不代表着结束,实验总结、各小组的汇报、教师的点评与指导才是师生沟通的重点。师生要重视实验完成后的交流与沟通。
(三)明确注意事项,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
        教师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教学目标,教给学生实验的重难点,以及实验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状况,如果实验失误会怎样,需要进行哪些补救步骤。让学生细心谨慎,端正实验态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产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仅增加了同学间深厚的友谊也提高了自身合作探究,协调发展的能力。教师要合理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抑弊扬利,积极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尝试,精益求精,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最大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综合训练中得到相应的锻炼,为进一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清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20(19):41-42.
        
        [2]郑丽娜.关于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82-183.
        
        [3]马海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