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它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为它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数学知识有时候特别抽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动手操作的方式,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也使数学不那么枯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做中学,学中做”“生活即教育”对当今课堂实践仍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习数学时把动手实践能力仍旧放在很重要的地位。数学课上,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的仿效和记忆,小学的数学学习还得依靠动手实践,它是能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数学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怎样使课堂变成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操作活动画面,使学生在欢愉的活动中学习的更加有效果,是本次探讨的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小学生主要以具体的形象画面思考,所以在教师的讲授上很难获得数学思维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重视动手实践,使学生从具体实践中感悟,借助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收获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自控力很弱,动手实践正好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活动方式。《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真正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造适合的情境,提供学习的条件,争取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动手实践,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对动手实践能力在数学课堂的缺乏分析
目前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会选择动手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手段。每年的大型教师比赛活动中,所有的老师都会展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但是其中还有一些不足,有时候动手实践是走形式。虽然目前还没有规定动手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和模式,但想当然,不加思考的草率行为不妥。小学生年龄小接收到教师下达的任务,不知道怎样选择解题方法,就是很想动手操作,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做,即使做了结果不对,操作过程也会掺假,误差大。所以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开始,数学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注重培养动手操作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慢慢的会自己动手,会思考,做数学。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及时明确动手实践中的假象,改正出现的差错,这样会少走弯路,解决问题。随着学生慢慢的积累实践操作的经验,逐步发展的思维,能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二、动手实践能力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很重要,动手操作能力的运用目的是让学生加快知识的理解,为教学而服务。
同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是课堂上的主体,更乐于参与学习,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理解得更加准确,更加透彻,利于智力的开发。
三、如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很好的结合,好好地统一在学习上。“学习中心论”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不以学生为中心而诞生的。它的诞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和自觉学习,创设适合的条件,能使学习更加有效。小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很多,比如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等等,小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获得直观感受,手脑配合用,能够建立清晰的表象,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经常组织多种多样丰富的实践操作,利用活动积累数学经验,加之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知数学思想,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发展数学思维开始
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一个利于学生探究猜想的空间,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再具体实践活动中发展个人能力,最终迈向胜利的彼岸。
案例:讲授《角的度量》一课,学生已经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掌握了方法,也能画角。所以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同学们已经都会用量角器画出120°的角,现在不用量角器,只用三角板和格尺,你能否画出一个120°的角?”学生开始自主思考,并迫不及待的尝试动手操作活动。三角板上有90°60°30°还有45°的角,也就是如何利用这些角去拼成120°的角。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学生真的依靠动手操作活动就解决了问题。然后教师没有停止发问继续引申:能否运用前面的方法画出15°的角?学生在120°角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又动手操作就是驾轻就熟,教学效果必然成功。
五、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有了兴趣那么自主学习的愿望就强烈,也是一节课成功的标志。小学生刚进入校园,接触跟以前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知识,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作为教师一定要稳稳抓住学生的心理,对讲授的知识要认真设计,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中来,敢于解决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是教师最需要解决的事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让数学课堂的气氛更加轻松更加有活力,同时还要适度把控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的时间,结合数学课的目标,掌握好节点,利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要善于创建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学生经历了探究和形成知识的过程,使思维得以挖掘,使学以致用的能力得以发展,感受数学美的同时,又树立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最后还掌握了获得知识的方法,体现了数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