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 袁丹丽
[导读] 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其中教育事业的贡献尤为显著。有众多复杂的内容存在于数学学科内,此外,在我们生活的很多角落也能够看到数学的身影,衣食住行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再往大了讲,国家的科学研究,巨大的发明都离不开数学推理,面对此种情况,学习数学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讳的事实,这种文化的滋养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培养数学兴趣和建立数学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小学基础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数学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去感受其中的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大潮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数学文化既能够体现科学价值,也能够体现人文价值。
        1数学文化的价值
        1.数学文化具有美育价值。研究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与其他文化不同,它还具有美育价值,能够在提高数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数学美作为数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作为研究的内容,也是数学研究的目标。数学表现的主要形式包括数字符号、概念命题等,这些内容的抽象性很强,但是在研究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数学的美,如对称美、简洁美等,数学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美的过程。2.数学文化具有德育价值。数学是对真理的探究,数学也形成了独特的人格气质,这种人文精神就是不断探究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数学知识以简练的形式呈现在课本上,一个公式、定理,其背后是数学家不断研究、不断努力的结果。数学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其中的道德力量十分内敛,教师运用特殊的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显性的教育形式,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科学的价值取向。将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规范的形成。3.数学文化具有智育价值。数学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及数学思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数学文化包括数学家生平、历史故事、科研成就等,其中不乏数学家科学探究、努力奋斗的经历描述,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内容提升小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科学研究的理想。
        2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提升教师自身数学文化素养
        要想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就必须要全面地提高教师的数学专业文化素养、教育专业文化素养、相关专业文化素养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从教师自身来说,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参加培训、上网查询、同事交流等方式,通过了解他人的见解及所做的相关研究来提升自身;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直接进行或参与相关研究,以此来快速提升自己,通过自己做研究也是教师提升自身素养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应该提供给教师培训、交流的平台,比如当前十分倡导的校本培训、教研交流以及其他的一些培训方式。其次,重视校本研究、教研活动的开展,同时应提供给教师足够的相关参考资料,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物质资源,帮助教师提升素养。
        2.2挖掘数学学科课本教材,让学生认识数学文化
        在大家的印象中,数学就是逻辑,那是对数学文化的不理解和不了解,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教师们开始注重数学文化,用数学文化来讲解知识的来源,为何会有这样的知识点,实用性又在什么地方。

立足课本,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将数学文化串连在一起,会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不再被公式困住,单纯地进行逻辑性很强的计算和解答。圆的单元中,认识圆就是学习圆的第一课,圆的定义是线段围绕着其中的一端进行平面旋转一周,旋转出来的封闭曲线,叫做圆。教师讲述圆的定义的时候,可以和学生讲圆,这个寻常又奇妙的形状,是古人从阴历时候的月亮和太阳的形状中,得到圆的概念。因此古埃及的人类,将圆视为神赐的形状。而圆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陶器时代,人类把泥巴放在转盘上制作容器,因此大部分陶瓷容器是圆的;打猎回来的兽牙,会用尖锐的东西转出来圆孔;运输大件物件的时候,会把圆木放置在物件下,妇女们织布缝衣的时候,也会寻找尖的圆木枝进行作业。进而圆渗透在每个人类的生活中,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圆是什么,但是不知道圆的定义是为何,为何要使用圆的木头来运输货物,为何尖的圆木枝会对衣服伤害最小。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人们开始寻找圆的定义。公元前400年间,我国墨子提出,圆,一中同长。就是圆心到圆的边缘的长度都是一样,让学生对圆的定义有深刻理解。因为有了圆的定义,人类创造出轮子,改变运输方式,增加生活出行方式的可能性。这样讲解圆的来源和古代人类的故事,会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故事中了解圆,听教师讲授的人物中发现数学文化,并从数学文化中得到启发。
        2.3积极开展具有数学文化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具有数学教学文化的活动是教学的总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修养和自身学习数学的能力。开展具有数学文化的教学活动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抓准这个年龄段孩子,好动,专注力分散的特点,活动要能够吸引他们,使学生自发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数字游戏,数学知识的故事,数学应用等。把这些活动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独立数学计算能力具有很重要意义,也是现代教学方法中所提倡的。
        2.4借助生活中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美学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也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内容组织教育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容易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体悟其中的道理。同时,生活与数学教学的整合还能够培养学生实践探究意识和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或者实物,如六边形的蜜蜂蜂巢、六边形的雪花、高架桥的三角形桥墩支架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都体现了数学知识,也蕴藏了丰富的数学文化。在讲解这些数学文化形成与思想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结构美。又如经典的“黄金比例”理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黄金分割的东西,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声音是最甜美的;画画的时候,画家会在画面的0.618位置进行分割,黄金比例分割是数学美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这是一种和谐美,也被称之为严谨美。这些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都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美学意识。
        结语
        小学数学与数学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趋势,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通过挖掘教材内容、采用新型教学方法,促进数学文化的渗透,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完善与革新。
        参考文献
        [1]李丹丹.数学文化观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策略初探[J].才智,2019(19):89.
        [2]张荣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1-32.
        [3]王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情感读本,2019,11(20):129-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