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叶开喜
[导读] 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综合发展为目标[[[] 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黄玫 教育界2017(12)]],而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活动中,应用题应是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表现维度,但是由于六年级学生深度解题能力有待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授课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分析并了解了当前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六年级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引言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来核心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而近年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目标。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做好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显得十分的关键和非常的必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中,应用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题型,其能够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技巧和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其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思维、数学观点、数学行为培养要求十分的契合。[[[]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析[J].宗翠兰 中国期刊网]]因此本文展开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单元教学下学生思维解题定势
        现在的课堂教学大多都是以单元、章节进行的,而在同一个章节里面应用题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就使得学生在一单元的学习中习惯性的去运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分析策与建议:2004-2005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J].朱小蔓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使得学生在单元测试以及课堂作业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这之后学生就会惯性地以固定的解题方式去学习另外一种知识,这就会在教学中会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实际上学生并未真正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正确方法。
2、学生对应用题解题缺乏信心
    六年级学生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升学压力,而应用题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解题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应用题解题本身需要考察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所以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学习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对于简单的计算,他们可以通过努力自己掌握,但是像应用题这种考察学生推理技巧的题目,学生容易在多次的解题失败后失去信心。


三、开展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课堂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正确的问题解决观
        小学六年级应用题多数为较复杂的题目,但是由于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形成的解题思维定势,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去分析问题,而是盲目依据以往的解题模式进行解题,导致出现根本性错误,从而使得解题失败。所以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要引导六年级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识,让学生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逐步建立针对不同问题的解题观念,找出相关信息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给学生教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其中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先选择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导入新课,以20乘以4的积,减去x得11为例,再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以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和8千克梨,一共用了23.04元。其中每千克苹果1.92元,每千克梨1.68元为例,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进行题组对比练习,最后在应用方程解题
模式,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
2、温故知新,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现代教育教材中大多数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单元划分的,本单元中的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但是单元与单元之间关联性不强,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淡化前一单元的内容,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学习新知识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比如在六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应该注意先让学习温习以前学过的算术解题法,在此基础上在逐渐引导学生列方程解题,从而使学生可以深度掌握。
3、书本内容、试卷考核相统一
        通过对教材的系统观察与分析发现,大多教材上应用题都以图片形式呈现,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起其学习欲望,但是在进行单元检测和学科考核时,均是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我认为应该由此改进,达到试卷与课本的统一,但是由于小学六年级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较大难度,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将图片和文字有效统一起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内容,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解题的关键,在对问题进行组织和分析,从而达到有效解题的目的。
4、帮助学生树立解题的信心
        小学六年级应用题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很容易失去信心的一种题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应该做的不是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正确解题,而是帮助学生树立解题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积极的一方面,而不应该把学生横向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到学生学习的自尊心,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学习解应用题时每一次的进步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肯定的快乐,让学生有信心去解应用题,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总结: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包含众多知识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科本身特点,在运算、综合、分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