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新课改的核心目标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体现良好的英语文化知识,更强调了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想品质等优秀精神方面的培养,这便是其英语核心素养的体现.
关键词:英语 学生 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
小学新课标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极好地培养学生参与活动、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交往沟通等现代意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最终达到主动发展,提高效益的目的。本文以广州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模块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渗透核心素养内容于小组合作的学习中。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已经成为评价执教教师的学生行为能否体现自主、合作、互动、参与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在课堂操作中小组内开展的活动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小组内的表演活动只是一两个同学在表达,导致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出现优差两级分化,给教师增加了后续培优辅差的工作。这说明小组内的学生合作意识比较薄弱,需要做好指导:
1、建立固定合作小组。一般小组成员控制在4-5人。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学生就会有归宿感,我是这个小组的一份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要选定一个核心组长。组长必须具备责任心强、成绩优异、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负责全面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一般情况下小组角色排序为1-5号:小组长、记录员1、记录员2、纪律委员、评价人(全体组员)。小组长负责调控好小组学习的全面工作,当小组内发生不同意见时,小组长有主控权。记录人做好记录,纪律委员负责监督组员的纪律,评价人做好个人和小组结合的评价,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
以Unit9《Is it a cat?》 教学片段为例: 在检查同学们分角色表演时,抽1-2组进行,在小组内评价。老师边说边出示评价方法:
(1)分一分,组长分一分组内组员所扮角色的话语。
(2)说一说,轮到的同学向组内的其他成员表达所演角色的话语,并加入动作表情等身势语言。
(3)听一听,认真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当一个同学表演时其他同学要专心听。
(4)评一评,每一位同学的表达需要在组内评价,派代表汇报评价结果。
在案例中,我们发现确立好了合作小组,组内分工明确,学生才能各司其职,形成合作,从而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要确定一个核心目标。各组成员比拼设计组名、口号、班级公约等活动,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上课前全班呼号,振奋人心,提高各组凝聚力。
2.进行学习方式的培训。教师乐于听取学生的对合作学习意见和建议,及时做有效的调整,并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向小组介绍合作学习的优点及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以下是我班在小组内汇报的训练:
(1)确定好小组长,发言的顺序,作好记录。
(2)每次发言都要先拿起话语权杖,才能发言。
(3)每个组员发言后,其他组员要给与发言者鼓掌或大拇指鼓励(鼓掌声音不需过大)。
(4) 规范学生回答的语言,如“I think...”“My idea...”汇报完要说:That’s all.Welcome the next one.
(5)任务完成后,小组长喊:one/two/there,其他组员拍掌:×× ×××,然后坐好。
★小组合作“七字诀”
靠:靠在一起小声讨论。
轮:轮流发言有顺序,每人都要讲,每个人讲的不重复。
摆:把个人要讲的内容摆在中间。
析:分析自己的想法。
赏:一个组员讲完,其他组员鼓掌,给予鼓励。
辨:发现不同意见就要提出,开展辨论。
记:要有记录。
3、举行竞赛活动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评选出优秀小组进行奖励,丰富学生的精神粮食,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习惯。
二、编排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编排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组员的搭配原则是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因此教师要以学习内容为依据,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可以根据男女性别、兴趣爱好来分组,也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教师再个别进行调整。对于新接手的班级可以提前询问学生以前的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性格等方面的情况,对于问题学生要仔细考虑他们的座位,再结合综合评价进行分组,观察一个月后在适当进行调整。
分组始终贯穿以优带差的理念,并且时刻培养组员间合作团结互帮互助的精神,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品质教育,提高集体荣誉感,强调“为组增光彩”的集体荣誉。
三.探索“小组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合作学习的活动可以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1.解决预习疑难点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课前预习,要求同学们借助《一起作业》和《口语易》两个网络平台进行预习,跟读、模仿对话或短文的语音语调,理解内容的意思,将难度大的发音和语句做好标记,待课前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如小组内不能解决,上课时由小组长向老师提出。同学们通过语音的模仿和系统的辨别检测对学生朗读的内容打分,极大的提高了英语朗读能力。通过预习作业,同学们以录音中标准的口语先入为主,从而在语音语调方面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巩固课中新知
下图是本人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授课,以教科版三年级上册Unit9 Is it a cat?互动探究课为例:每组都有一个组牌,组排上有组名和口号。由于是第二课时需要通过活动游戏操练句型巩固新知,所以布置学生小组内准备整套玩具回校,因此组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协调等能力和体谅、互助、礼让等品质在这个活动中得到提升。Let’s make 环节小组内使用自带的玩具动物就可以进行课文的表演和改编。如果不采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又要使每个学生开口讲英语,有限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但小组内往往有些基础差的或开小差的同学不开口读的,老师应该提前与组员打好招呼或课堂暗示组员帮助他们学习,当老师的小助手辅导他们。通过小组内角色扮演,学生声情并茂,从中表演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长期的合作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3.升华课后作业
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完成记忆性的作业的时间,对于需要拓展的话题,在小组内完成效果会更独特。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Unit11 They’re lovely.学完第一课时后,布置小组内根据练习中提供思维导图,在小组内轮流用完整的句子说出动物的外貌和颜色,相互补充,并完成写话。 当学生经历了思考再进行小组活动,这样每个学生才会主动发言,小组内对后进成员进行帮扶,从而达到教学面向全体的作用。
四、以评促教 ,线上和线下评价结合。
核心素养理念的形成,要求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技能等的全面评价。采用线上和线下小组评价方式的结合,能兼顾到各个方面。
1、线上评价
“爱种子”网络平台的评价体系能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评价方式多样化,并且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运用有效的奖励机制,用大数据形成公平、客观、透明性评价及时反馈。
通常,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是对整个组的综合得分进行统计。
2、线下评价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教学中,我经常性的进行最佳小组的评比,采用各组加分的方式用表格将每个人的每周每天的表现用分数记录下来进行评价,并且每周小结一次,一个月总计一次,将一周内个人的分数小计后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分数加起来统计,对分数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对于连续几周评价落后的小组要进行调整,提高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在每个大组里面选一个组长,负责登记分数。对于小组活动中有不良现象,如组长在给组员背书是不负责任,不及时组织小组活动等现象出现应立即召开小组长会议,及时解决问题,反思改正。绝不能视而不见,不然小组活动会变成形同虚设,毫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这种方法学生很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可以激励暂时落后的小组追赶前进,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发奋学习的好势头。
通过线上评价的数据和线下积分卡的分数结合起来,评选出优胜小组进行奖励,此种方式兼顾了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题多元化,并注重学生文化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现阶段学生如能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具备自主合作意识,就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全面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新时代合作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席永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如何组织合作学习》[N].《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2] 程 艳.《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经验谈》[J].考试周刊2014(08)
[3] 汪瑞林.《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N].中国教育报. 2015(05)
[4] 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 2015(07)
[5] 黄娟芳.《核心素养下美术趣味性和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02)
[6] 卫瑞(导师:杨晓) .《山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基于课程标准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