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式板书,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古苏婵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图表工具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图表工具,本文概述思维导图的定义,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板书设计的优势,通过教学实践探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和思维导图式板书设计的特点,为同行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分享。
         关键词:思维导图;板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思维导图在课堂上视而可见,笔者能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运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能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一、何为“思维导图”
        19世纪70年代初,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了一种创新的笔记方法,叫做“思维导图(Mind Map)”。它能提供一种图表达技巧,可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形象地说,思维导图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主干向四周放射关联的分支,并用关键词或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再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这一思维工具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是符合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是一种使大脑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1](欧阳苹果、陈清,2008)。
        据文献资料所知,思维导图有这八种Circle Map 圆圈图、Tree Map 树状图、Bubble Map 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 双重气泡图、Flow Map 流程图、Multi-flow Map 多重流程图、Brace Map 括号图,和 Bridge Map 桥型图,如(图1)
                                          

        
       

    这八种图形是思维导图的基本款,体现了基础的思维框架。可见,思维导图能理清条理和思路的线路图,但是它形式更多样,用途更广泛,每种图都能有无限的延伸,所以教师可自行创造一些不同种类的图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平台。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板书设计的优势分析
        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出现了“重课件,轻板书”的现象;有时候板书不分主次、杂乱无章。于是应用全新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进行板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曾经有一位美籍教师在教研现场进行一个小实验:首先,把一组英语单词平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观看半分钟后擦掉,然后问学生能记住多少个单词;第二步,把另外十几个单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罗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观看半分钟后擦掉,学生能够回忆的单词数量竟然是前者的三倍以上。于是,运用思维导图构建板书设计,增加教学的整体性、归类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记忆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三、思维导图式的板书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笔者在每种课型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收获了独特的效果。以广东版《开心学英语》为例,谈谈词汇、语篇阅读和写作教学三类的思维导图式板书设计与应用。
         1.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的板书设计
        词汇教学是新授课内容,板书设计尤其重要,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把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呈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学习五年级上册Book5《Unit5 School Lunch》的词汇时,如果教师直接把rice、meat、tofu、vegetables、fruit、juice、sugar、salt这些词汇排排写在黑板上,整个设计很整齐,但学生对词汇缺少构建,不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反,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一边呈现分类归纳rice、meat、tofu、vegetables、fruit、juice、sugar、salt(见图3),还可以拓展联想到相关的词汇进行分类,让学生有开门见山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等(见图4)。借助思维导图的板书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更能高效构建词汇的学习策略。
        
        
       
        
        
        
        
        2.思维导图在语篇阅读教学的板书设计
         在阅读中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板书,让学生对篇章在整体感知阅读材料、整体理解阅读材料。如:在教授六年级Book7《Unit4  Old London and London today》, 教师根据主题和主干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关注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板书设计一步一步地找出关键词,最终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板书完整的呈现可进行提示复述课文内容,将所学内容讲出来,其中关键词、图画等提取线索,为学生的英语输出创建一个好的框架和平台。(见图5)
         
         
         
         
         
         

         
         3.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的板书设计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思路整理,构思文章。如五年级上册Book5 《Unit 1 Weather and seasons 》课堂话题作文,运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描述(见图6),思维导图能高效地训练学生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表达思维,在写作教学中能引领学生做到内容充实而且条理清晰。
        四、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特点
        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引领教师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艺术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性和生成性,其设计具有两个特点:
         1.紧扣教学目标,围绕主题,找准“关键词”
        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式的板书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围绕中心主题,抓住关键词,找出关键词向外发散的主干知识,构建主体框架,并将核心主题的板书呈现。比如,Book8 Unit4 Feeling Excited的关键词就是“Feeling”,教师用一个变形脸代替,统领全文,形象生动,这样思维导图式的板书形象而立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2.展示课文脉络,细化内容,突出“重难点”
        在抓好关键词的基础上,教师要展开课文脉络,不断细化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构建一个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网络,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以视觉刺激学生的认知。比如Book6 Review 1 Reading and writing的中心主题是Laura’s Vacation, 教师以Laura’s Vacation作为中心,让学生带着Where to go、How to go、Where to stay、What to do、how to feel去阅读并寻找答案,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展示出篇章的脉络,深化篇章内容,突出重难点,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等英语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掌握思维导图与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有条理地构建英语学习,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欧阳苹果.陈清.2008.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1)
        [2]托尼·巴赞.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第二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
        [3]小学英语课堂板书设计的再思考  费玉华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15年10期
        [4]广东版教材《开心学英语》(广东人民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