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也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如何在课堂教学上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最新热门话题。而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培养核心素养就要从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学设计抓起。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要基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从教学目标到教学重难点,再到教学过程设计都要基于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课标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在这一新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那么,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呢?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初中体育与健康要立足课堂教学,向课堂要学科核心素养。而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学设计。因此,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要从教学设计抓起,从第一个环节就开始设计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1 基于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课程总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教学设计要围绕这一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包涵这一总目标。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如何体现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呢?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应围绕培养好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三大核心素养来设计。
如初中体育与健康《脚内侧踢球与接球》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如下:1. 运动能力:理解和掌握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及要求。2. 运动能力:巩固提高运球、脚内侧传接球、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3. 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4.健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下肢力量,展灵敏、协调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设计涵盖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内容。如体育品德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脚内侧踢球与接球的过程中会出现失败的情况,这时要鼓励学生战胜失败,勇敢地面对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紧紧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2 基于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难点是一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重难点的设计要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初中体育与健康着重在教学重难点设计上体现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2.1 基于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重点的设计要指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如初中体育与健康《脚内侧踢球与接球》设计如下核心素养重点。1. 撑脚的站位和触球瞬间脚型的控制;2. 脚内侧传球时对球的传球路线及力量的控制。3.上下肢协调用力,动作连贯、舒展。脚内侧踢球与接球的动作要领是属于运动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这一教学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设计时围绕这一核心素养重点,以便实施课堂教学时加以落实。
2.2 基于核心素养设计的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难点的设计要指向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如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技巧》设计如下核心素养教学难点如下:1.通过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手拍按球的部位正确。2.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眼睛不看球进行运球。3.掌握篮球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技巧。学生能够在明确本节课的难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难点是课堂教学时老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难点要体现运动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3 基于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就是完成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因此,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基于核心素养来设计。
如初中体育与健康《脚内侧踢球与接球》设计以核心素养为旨归的教学过程如下:1. 慢跑热身,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足球世界杯小组赛。2. 球性练习:(1)左右踩球练习;(2)地面绕球练;(3)双脚拨球练习;(4)活动手腕踝关节。3. 脚内侧传、接球,火眼金睛游戏。4.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脚内侧踢球与接球动作要领。5. 游戏:足球传送带。6.结束与评价。这一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开展的。教学过程就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学生在训练与游戏中,学习脚内侧踢球与接球动作要领。课堂教学把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通过对自评或互评、互相帮助与保护,培养自锻能力、团结互助精神及科学安全锻炼的意识。这是把体育品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要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从教学目标到教学重难点,再到教学过程设计都要指向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三个学科核心维度展开,让初中体育与健康真正进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教育部.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1
[3] 王杨杨, 黄禹皓. 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