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都要求是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小学生都是爱美的,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很强烈。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开设美术欣赏课,主要是培养审美观和塑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美术学科了解的相对比较多,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也必然离不开审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和小学美术中的欣赏教学的容量与深度有很深的联系。因而,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中,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容量是每个老师需要不断探索的,对于培养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容量;深度
一、引言
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湘美版的教材在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之外,更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的了解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对于美的领会能力更快一点,而且对美术的学习也是有很大的兴趣。所谓的欣赏教学,就是指在课堂上由老师带领学生从多角度欣赏自然美、艺术作品以及一些艺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比如五年级的水墨画、皮影、青花瓷等等各式各样的作品。老师的讲课深度和进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找到的课件要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感知的作品,从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二、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对于刚开始接触美术的小学生来说,对任何事物都是一种好奇的心理,并不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理解这个作品,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小学生的心理角度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一)用强烈丰富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应用视觉形象。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彩云衣》,这节课主要就是让学生们学会运用色彩的的对比与和谐来进行对服装搭配,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了解不同的色彩对比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当然,这种主观感受其实和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审美情趣都有关系,从而会产生一定的差异,通过作品的集中展示,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的自己的审美进行评价,然后在总结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不断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二)小学生的思维都比较简单,通常会在欣赏过程中,关注一个整体而忽视小细节。例如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但是他们对于刺绣的针法以及绣工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被整体的绣品所震撼,因此,在传统的专业技能技法上,做不到多少突破和提高。
(三)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首先吸引他的通常是内容、形式、创意或色彩等,对深层次的含义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或者只能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作品进行评判。但是又由于自己的社会阅历比较少,所以,在认识作品的时候认识的不够深刻,也不能体会深层的含义。
(四)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在学习美术欣赏的时候,也要动手操作。比如五年级《闹花灯》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先了解元宵节花灯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制作扎花灯,掌握基本要领,让学生们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逐渐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三、内容的容量与深度
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学习内容。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难点,就是教学内容比较大,每节课的知识点都会有很多相关联的内容,如果不进行这些关联的内容的讲解,在学习课本的知识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导致学衡不能很深刻的理解。那么怎么把握教学中的内容的容量与深度,是否需要拓展、如何拓展,都值得深思。需要老师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一切以学生为基础,促进学生们更高效的学习美术学科的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并逐渐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比如,就湘美版的五年级的教学来说,整本书涉及到了古建筑、传统艺术皮影、青花瓷陶具、风景画、动物画。涉及到了方方面面,那么无疑对老师也是一种考验,需要发展开放式思维,促进知识迁移。《家乡古建筑》这一课的教学相对来说有很大的难度,是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并没有了解接触过其他的古建筑,而且现在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古建筑的保留量比较少。那么在开始上课之前就需要老师们在课前准备古建筑的资料和照片,课前通过照片的放映,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个古建筑的特点,形容出有什么不同。如果一开始让学生说出这些建筑属于什么样的风格样式,有深度的问题,不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失去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总结: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国家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美术在培养人才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的教学,更好的突破难点,针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本文针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以及严格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宽度,引导学生带着欣赏美的眼光学习,培养学生的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探究[J]. 王其雄.成才之路. 2020(02).
[2]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探讨[J].兰鹏.学周刊. 2019(24).
[3]融艺术修养于美术欣赏中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J].杨迎春.小学教学参考. 201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