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熊蓉蓉
[导读]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摘要: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通过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美术创作。本文对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提出了改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多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希望促进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新课程要求:美术教育要让学生感到愉快,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观念得到了大家的重视。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美术是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打基础,也是学生形成审美观的开始,必须重视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以及绘画技巧的讲解,大部分教师都依赖教材开展美术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到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小学课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教学观念、新型教学方法和新的教材。在一定时期内,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同以前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会出现交叉和干扰,使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到:“美术学习要从单纯技能和技巧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但是一些美术教师就认为美术教学中不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美术技能,只讲解基础的美术知识就可以,因此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只进行美术欣赏,学生美术技能比较薄弱。
2.学生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只会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只能依赖教师和美术课本,这会极大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很多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只会模仿教师的绘画和课本上的内容,却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创作,这样是缺乏活力的。另外,在被动学习的氛围中,也会减弱学生的绘画兴趣,还会产生抗拒心理,他们会变得不再喜欢美术学习,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让其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实现高效教学。此外,美术教师既要在课堂上适时启发、引导学生,也要适当“放手”,给学生留足思考和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疑问,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小学美术高效教学。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术创作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作环境,且要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开启自己的创作思路。例如,在“我做的文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在形状、色彩和设计上有何独特之处,再向学生讲述文具的制作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彩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文具模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文具制作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学习兴趣,爱上美术课、专注于美术课,在探索与操作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动手和思考能力,提升美术素养。
3.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在美术写生教学中,多媒体对美术作品的直观展示相较于传统讲解式教学来说,更有冲击力,尤其是小学生,有声、有色、有视频、有图像的内容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非常有必要。美术教学中有些画面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例如,在“淅沥小雨”这一节的讲解中,教师很难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小雨场景。对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看到小雨飘落的样子,听到小雨淅沥的声音,感受小雨对植物的滋养。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分析雨滴绘画过程,让学生学习如何才能真实自然地画出不同形状的雨滴,这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使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组织课外写生活动,丰富学生的绘画素材
        写生是提升学生绘画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写生活动,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在课外写生活动中,教师既不能给学生过多的自由,也不能过于约束学生,要让学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此外,教师不能要求学生一味地画,要寓教于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讲解美术知识,强化其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创作出理想作品。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课外写生活动开阔学生眼界,也要丰富学生的绘画素材,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分析,小学美术教学要想提升教学效果,要求美术教师认真研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美术教师在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掌握美术教学的重点内容,掌握新课改的要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诗婷.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探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4): 161-161.
[2] 阮昌奇. 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 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3, 3: 204-204.
[3] 杨杰. 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 (16): 114-114.
[4] 许梦嘉.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8): 84-84.
[5] 许欣. 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其改进对策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 (10): 96-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