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术是民族体育的重要代表,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丰富性,所具有的类型也十分多样。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逐渐对民族文化加强思想重视,对武术文化发掘的传承也逐渐提高思想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体育教师在针对小学生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武术资源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与体育课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保证所构建的体育课教学体系更加的规范、系统。
关键词:武术;小学体育;教学融合
前言: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是针对小学体育提出的全新育人目标。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发武术资源,对具体的育人举措进行创新,从而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丰富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形成准确的认识。
一、武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武术是一项重要的体育项目,作为传统项目的重要组成,所具有的体育文化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传承价值。在小学阶段随着素质课改深入,体育学科所具有的授课地位逐渐提升[1]。作为体育教师在组织常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而武术作为重要的体育资源,在体育课教学实施领域所呈现的育人价值十分显著。作为体育教师合理开发武术资源能够让课堂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更加的丰富,让学生对传统的民族体育相关文化形成准确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体能素养的强化建设,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品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武术文化加强重视,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育人方法,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系统的武术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体育课程实现深化改革。
二、武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的路径
(一)发掘武术课程资源
在小学阶段组织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武术资源方面进行合理的发掘。站在课程目标的角度考虑搜集与课程相关联的武术文化,从而保证体育课上所包含的知识储备面更加的全面。同时,在搜集武术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践行生本思想[2]。也就是说,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合理的搜集体育文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程的学习活动当中,主动的完成相关的体育训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搜集传统武术项目,如太极拳、少林拳等,然后进行课程资源的全面整合。或者,通过生活实践调研的方式搜集相关的武术资料,然后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将武术文化与常规的体育教学相整合,保证所构建的体育课教学体系更加系统、完善。
(二)构建武术文化情景
在发掘并融入武术文化的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在文化观、运动观方面的建设需求,加强文化情景的有效构建,从而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对武术中所包含的文化资源形成全面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搜集与太极拳有关的武术文化。
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太极拳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具体的传播历程。通过动画的展示让学生对太极拳中所包含的健康理念形成准确的认识,并端正自身对该武术项目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动画情景的构建,能够为学生直观的分析太极拳的相关动作要领,让学生进一步夯实运动基础,从而规范、有序的参与到训练活动当中。实现学生激趣意识有效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在武术学习领域的积极性。
(三)设置趣味武术游戏
在小学阶段,为了将武术有效的渗透到体育课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教师需要在育人思想上进行有效更新,积极贯彻游戏化思想,组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太极、跆拳道等不同的武术项目设置趣味的游戏活动,对具体的游戏规则进行明确。然后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在游戏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武术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作为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武术资源对游戏的类型进行创新[3]。设置趣味的竞赛游戏,或者鼓励学生通过合作配合方式的完成相关的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太极拳的表演当中,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武术文化的内在含义。
(四)设置武术拓展训练
在小学阶段组织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积极开展拓展训练活动。也就是说,基于武术资源对训练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自身体能素质有效建设,同时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品格素养,例如让学生懂的团结协作,并加深对武术文化传承的认识,从而端正学生对待武术文化的态度。
(五)设置武术校本课程
对于小学生来讲,系统性的课程体系更方便他们对武术文化进行深入的钻研和学习。因此,体育教师在利用武术开展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以及在文化传承方面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搜集趣味性的武术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有效整合、开发,保证所构建的课程体系更加规范、全面。例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段以及所表现的兴趣需求,设置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之间的研讨与分析,提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武术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策略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保证为学生所构建的文化环境更加规范,所呈现的武术教学效果更加的理想,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传承意识。
结论:依前所述,在体育课教学领域,教师积极贯彻武术文化对于实现课程资源有效整合,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传承意识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武术文化,并将其有效的整合到体育课上,让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全面提高学生在武术领域的综合运动素养。
参考文献:
[1]方阔丞.武术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4):179-180.
[2]杨莉,刘映海.“武术进校园”的教师困境:基于山西省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教学能力的调查[J].武术研究,2018,3(03):83-87.
[3]程钦东.武术进入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试点[J].运动,2017(2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