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体育乐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林海军
[导读] 体育课教学“教育是要给学生带来乐趣的” 。
        摘要:体育课教学“教育是要给学生带来乐趣的” 。“好的体育课要达到四个目的:懂、会、乐、练,体育是从乐趣中来的一种文化,体育教学把体育的乐去掉了,谁还来学呢?”但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摒弃枯燥的体育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或者是教学实施,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感受成功、感受快乐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乐学课堂;问题;方法
        第一、构建体育乐学课堂的基本策略
        一、抓住课堂常规,实施教学过程
        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 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容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二、抓住教学内容,认真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抓住生心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最佳,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最强,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最好。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教法,创新教学过程,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构建体育乐学课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情景法
情景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或把活动内容用情节串联起来,将师生的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学习,以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之目的。这种方法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学生非常喜欢。
        (三)合作法
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合作小组学习的形式,由小组自定目标或选择练习形式,组内分工协作,学习过程共同思考,相互帮助,对学习效果进行相互评价。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竞争、协同行为中的乐趣体验,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如在教学跳短绳的练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以4-6人为一组,互相讨论,互相比赛,总结出尽量多的跳短绳方法。
(四)目标法
采用目标学习的方法,由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确定相结合,确定一个学习目标。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诸如讨论法、竞赛法、直观演示法、激励法、快乐作业法、师生换位法等等各种体现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三、构建体育乐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快乐体育要注意学生本身的基础差异
为了单纯的追求课堂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许多体育教师都绞尽脑汁,搞创新,编花样,经常有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这些比赛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些快乐的机会,但体育比赛也有其显而易见的弱点。如胜利者皆大欢喜,而失败者,品尝到的则是苦涩与沮丧,并无快乐可言。还有另一种并不少见的情况:在甲乙双方比赛中,影响一方取胜的往往是那些体育基础较差的少数人。这部分人会因经常影响一方的取胜而受到同伴的埋怨甚至指责,即使別人不埋怨,自己心里也会不舒服。长期以往,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二)快乐体育要注意学习的系统化
在快乐体育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注重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而且强调学生的选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系统学习与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
(三)快乐体育要注意不要导入“放羊式”教学误区
快乐体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自定目标、自定步骤等,大大增加了教师指导与组织的难度,加上我国中小学班组规模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很难根据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和保证练习条件。如果快乐体育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现象的产生。
另外,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该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加以引导,关键之处在于对局部内容必须要“放”,管得太死不好,在整体内容要“收”,该收的时候要收的拢。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要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从而达到快乐体育。
参考文献:
[1]濮知栋. 构建乐学体育课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 灌篮, 2019(13):110-110.
[2]周忠华. 乐学课堂——如何让孩子们爱上体育课[J]. 内蒙古教育, 2018, 000(007):P.59-60.
[3]向洪燕. 激发学习兴趣打造体育乐学课堂探微[J]. 读与写:上,下旬, 2013(20).
[4]郑志龙. 从教学生玩到让学生玩——小学体育"简约乐学"课堂探析[J]. 中国学校体育, 2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