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社会各界对于小学教育体系的要求逐渐提高,小学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启蒙阶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其还处于学习与成长中一个待成熟时期,对于一些知识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都还有所欠缺,因此针对于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教师要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能力来综合性考虑,针对如何应用绘本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绘本教学;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
引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一些浅显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再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能力,将绘本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产生重要且积极的影响。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想还不够成熟,绘本教学这一趣味性的方式能够对三年级学生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绘本教学有很大的教学优势,其能够改变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教学形式,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吸引三年级学生的关注,同时绘本教学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难度,这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重要的帮助。通过绘本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
一、通过绘本教学拓展学生创造力
首先,对于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维,要通过绘本教学来有效培养三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下,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其中由于绘本中的内容通常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相比较文字化的阅读教学方式而言更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因此,教师要通过绘本教学的这一优势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投入到绘本内容中。例如:在《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这本绘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几幅绘本中的插画,在旁边配以相应的文字,让学生对于这部绘本的内容有个初步的印象与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针对绘本中的插画内容来尝试编写一个故事,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绘本阅读中。与此同时学生在合作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对绘本内容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通过交流探究实现头脑风暴,既能够保障教师此次绘本教学的价值,同时能够通过绘本教学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合理选择绘本教学的内容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合理的选择绘本内容,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语文基础,结合三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兴趣爱好来选择绘本故事内容,要真正发挥绘本教学的价值,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帮助。因此,教师在选择绘本教学内容之前,要对全班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科学的规划,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范围与理解范围,以此来发挥绘本教学的作用。同时,教师在选择绘本教学难度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阅读水平,要在学生阅读水平的基础上选择稍微难一点的绘本内容,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接受,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和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通过自由思考与合作讨论的方式挖掘绘本中的深层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丰富绘本阅读方式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单一化的阅读方式,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丰富绘本阅读的方式,促使学生的绘本阅读过程富有趣味性,以此来满足三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的影响,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张口、大声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绘本教学中,教师除却传统的绘本阅读方式,还可以融入分角色阅读、分角色扮演、故事复述、场景模拟等形式来重现绘本内容,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绘本内容的表演中,将自身置身于绘本的情境中,这样学生会对绘本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认识到丰富绘本阅读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给学生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绘本内容的阅读来学习更多的阅读技巧,对于阅读产生较大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绘本教学中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发挥的机会,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学习与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绘本教学作为当前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形式,同时绘本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将绘本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来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设计绘本教学活动,优化绘本教学内容,真正给绘本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促使绘本教学能够发挥出应用的教学价值,给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李玲玲. 借助绘本教学提高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98-99.
[2]汪家燕.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践探究[J]. 生活教育, 2019(1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