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胡立喜
[导读] 通过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操作实践能力的提升,
        摘要:通过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操作实践能力的提升,实验教学是生物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实验教学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利用实验探究的手段对知识进行获取的一种方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具备极其广泛的应用,具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是学生直接获得数据与资料的主要途径。实验教学的出现直接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本文便对实验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期望可以推动初中生物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问题 改进策略
1.在初中生物的实践教学中存有的问题
1.1实验前难以对学生进行控制
由于受到课时以及实验设备条件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亲自参加实验的机会很少。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初中学生在进入到实验室中会对其中的实验器具、设备等产生无限的好奇心,会极大程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保证实验质量与效率。很多初中学生急于摆弄、观察仪器与材料,甚至未经教师同意,便擅自动手进行操作,对教师在课堂中介绍生物器材的原理以及实验原理的过程进行完全屏蔽,这便会造成教师在课堂中滔滔不绝的示范讲解,学生围绕在实验桌旁会叽叽喳喳的听教师讲解的现象。这种情况会造成学生接受知识讯息程度有限,生物教师对实验操作中的数据记录分析处理、注意事项以及流程技巧等都难以进行有效贯彻,大幅降低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引导功效。
1.2实验效果不理想
初中学生普遍自控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具备强烈好奇心。同时在实验教学开始的前期,大部分学生都只对教材感兴趣,学习成效偏低,最终导致生物教学实验进展较为缓慢。比如,在对“鱼鳍在游泳之中的作用”课程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时,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对待不同的鱼鳍要使用不同的捆扎方式,在捆绑过程中较为用力,最终会造成捆扎的极不规范,绳子不是会从鱼鳍上滑落下来,就是因为捆扎方法不合理对鱼体造成伤害。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会弄的水盆里的水四处飞溅,导致其他学生身上以及实验桌面都是湿漉漉的。直至生物实验教学课程结束,部分小组学生可能仍然没有对鱼鳍的作用做出可靠分析与研究结果,只能依据其他组学生记录的实验现象与数据信息完成生物实验报告。因此,生物实验教学课程通常都是混乱的开场、匆忙的结束,实验效果极其不理想。
2.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的策略
2.1转变师生角色,提升学生自主性
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要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指引者,在实验教学中,生物教师要精简发言时间以及发言次数,严格禁止教师对生物实验时间进行侵占。教师是实验教学中的指引者,在将实验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讲解完毕后,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操作,将实验的主动权完全给予给学生。

在实验中,可以以小组作为教学单位,有效发挥出小组同学之间自主探讨、互相帮助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处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呈现的状况,分工进行协作,对实验数据信息做好统计,保证生物实验的高效率与高质量,提升实验成功率,体现学生实验自主性。
2.2开展生物探究性实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初中生物教材中提及的实验普遍都是验证性实验,在实验开展之前,学生已经对实验对象产生初步了解,开展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某种认知或者假说的科学性。验证性生物实验无法为学生思维的扩展提供进一步的空间,在实验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自主发挥,阻碍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生物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究性实验更能充分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以及综合实力。在生物探究性实验中,学生会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开展实验,具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以及结论等流程,实验灵活性极强。生物教师可以首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喜好点,施行因材施教,设计便于学生动手操作的探究性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以及疑问点进行适当的纠正与指导,推动学生独立创造与构思。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与创造力,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
2.3强化师资力量,创设实验优良环境
生物教师是实验的指引者,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优秀态度,拓展自身视野,丰富专业知识,加强教学经验,更新生物教学设计方案,为初中学生提供最真实、最科学、最新鲜的生物知识以及学科信息。同时教师还需要提升自身生物实验操作水平,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零失误、正确熟练的实验演示过程。
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得力助手,可以将学生从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创造性。学校要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足够重视,对实验器具加大投放力度、提升实验室数量,保证多个班级可以共同使用,满足生物实验室的硬件需求。
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途径,可以直观、生动的为学生提供数据信息,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生物独特思维,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生物教学已经得到了各个方面强有力的发展与支持,教师需要及时调整生物教学模式,充分汲取外界有利条件弥补自身不足,为初中学生学习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祝太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8):87.
[2]钟勇志.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11):P.102-103.
[3]王惠.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关爱明天,2016,(4):56-57. 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6.04.110.
[4]汪及民.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问题和改进[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5):187-188.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35.187.
[5]李艳辉.对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4. DOI:10.7666/d.Y2585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