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起来。如今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提高听障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一种可行方法,即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手工艺品课程。通过分析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程的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生动手的积极性,论证了美工课对听障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帮助,并阐述了建立美工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特殊教育;听障学生;美工课;研究性教学
引言:
所谓的特殊教育是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中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难度。尽管有缺点,但它们也有优点,以听障学生为例,虽然他们听觉器官有先天缺陷,但是基于补偿机制的作用下,视觉器官却敏感发达,他们的艺术能力与正常儿童是相同的,甚至部分方面会远超正常儿童。所以基于此类特点,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加强聋生的美工课教学,这有助于学生获取谋生的一技之长,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并感受美,进而创造美,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压抑心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生活态度。在聋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应重视视觉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艺术课程是实施这种教育的最好方法之一,美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积极的思考能力和实践创造力,所以美工课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听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基于聋生美工课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分析
1.1美工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些教育者说,课程的悬念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总是对新事物感兴趣,新课程将使他们期待学习。美功课既不想美术课那样只是绘画,又不像中文或数学有固定的教材,学生们提前就知道学习的内容,没有任何神秘感。美工课是关于绘图,临摹和草绘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结合了美术课程的精髓,培养了聋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每堂课都会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猜测的能力。使聋生重视学习,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美工课程可以挖掘教师的潜力
教师的能力会随着课程难度的改变而提高。课程的多样性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备课方面的潜力。例如,要准备美术课,教师只需准备本课的绘画主题,并说明绘画的困难和技巧。但是,美工课的准备要复杂得多,它要求教师准备大量的材料,动手实践和示范。比如,传统的剪纸艺术是以剪刀为工具,纸为材料,通过多种手法制作成各类形象的民间工艺,还需要将相关文化渗透其中,尽管很多知识被添加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准备中,但它也可能增加学习负担,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共同进步。
2.关于听障学生美工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美工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先天听觉器官的缺陷,在美工课学习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语言的描述,向聋生传授美工技能知识,而学生主要是从教师的手语表达来理解和转化吸收知识,因此小学低段学龄的聋生,正处于刚刚接触手语的阶段,在灵活运用和理解手语意思的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单纯以讲授的方式并不能更多的引起聋生的注意。其次是教师与聋生以手语互相交流进行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形象的手语,能集中聋生的注意力,开拓聋生的思维,但是,由于聋生的理解能力较弱,稍有不慎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
3.针对听障学生开展美工课程的策略分析
3.1着重培养聋生的学习兴趣
聋生不仅存在听力障碍,而且手部的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他们耐心和习惯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美工课一上来就要求他们完成那些由枯燥拼接组成,是有相当的难度的。科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兴趣是每个人学习的内驱力之一,这一点对于聋生同样尤为重要。提高学习美工课的兴趣,可以为聋生学好美工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还可以帮助聋生养成细心、耐心、静心的好习惯,培养聋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让聋生得到成就感,让聋生精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当然,要培养聋生的美工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聋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进行指导,比如,在剪纸艺术中,指导学生如何控制剪刀,怎样合理运用刻刀,怎样剪出漂亮的花纹,如何让各种彩色纸在手中协调运用,如何让剪纸作品边缘光滑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去摸索磨练的。教师通过设计一步一步的教学步骤,让聋生易于接受,不给聋生制订过高的教学目标,以激发兴趣为主,寓教于乐。
3.1教材资源和社会资源相结合
聋生美工课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教师要善于把教材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起来,让聋生体会、观察、学习和实践,在初步掌握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作品与成熟作品进行比较观察,进一步提高与发展聋生创作水平。其次,组织聋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扬聋生的个性,培养特长,在调查、参观、收集、制做各类剪刻纸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聋生的综合素质。如春天来了,老师亲自带聋生走入大自然观察,认识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变化,亲身感悟大自然的美,教育聋生要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营造美的生活环境。又如,《布艺粘贴》——为小女孩选择头发、衣服和配饰。在指导聋生认识头发、服饰的颜色、名称和掌握手部粘贴技巧的同时,还培养聋生正确的着装理念——不染发,不穿奇装异服,学会基本的服装搭配方法——四季衣服的搭配、不同颜色的搭配、不同款式的搭配等等。这样不仅使聋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为他们今后走入社会自食其力地生活奠定了基础。
3.1把美工课和其他课程结合起来活
美工课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还可以与更多的学科融合。如画一些体积比较大的动物时,需要融合体育学科的教学,用肢体语言描绘出动物的体型特征,加深聋生的认识和在绘画时要注意的地方。如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一节美工课可以与多个学科相融合,如四月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聋生欣赏桃花,我们可以可以把这次活动当成了一节美工课来教学。先整体认识桃树、桃花;分步认识桃花的颜色,数桃花是有几个花瓣组成的;欣赏桃花之后整体感知桃花的美,提高聋生的审美情趣;最后与桃花合影,充分展示自己融入美丽大自然中的美好心情,教育聋生要爱桃花、爱大自然,情感得到了释放和升华。这节课,融合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多个学科,虽然没有动笔,但是也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美工课。
4.结语
综上所述,美工课可以培养聋生的专业技能并培养其对生活的热爱,帮助他们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因此,开设美工课程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在美工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引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构建符合聋生群体实践需求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聋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边玉芳.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01):45-58.
[2]徐继存,徐文彬.课程与教学论[C].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1):24-29.
[3]钟志贤.听障学生美术教学具体策略[J].美术教育,2017(8):21-29.
[4]刘建荣.浅谈听障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