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放松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放松有两种不同的作用,一是调动作用:在准备活动之前的放松,它能增强身体、心理、情绪等方面的能量,尽量把学生调动起来,二是放松作用,这是整理活动的一个部分。它能帮助学生的身体进入平衡状态,尽量恢复运动性疲劳,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里我主要谈谈第二种放松活动,即体育课整理部分的放松活动。
关键词;意念放松;体育教学;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放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拍打、抖动、拉伸肢体肌肉的放松,或者是舞蹈、按摩等形式的放松。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感到这些放松的方法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这些方法对于学生学生只起到了身体的放松作用,对调整、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的作用却不大,时间需要的也长。那么如何提高放松质量,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全面充分的放松,尽快恢复运动性疲劳呢?为此多年来我在体育教学中的意念放松法是否能提高放松质量进行了尝试。
心理学认为:“意念”亦称想象,即在人的头脑中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重新组合,构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意念放松就是通过对学生的想象加以诱导,从而达到放松作用。经过多年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改进,我初步形成了比较理想的“意念放松法”,并且我认为它能有效的提高放松的质量。其过程是:整理活动后让学生以自然放松的姿势躺在垫子上进行短暂的调整呼吸,然后在乐曲声中和老师的诱导下进行意念放松。诱导的语言也可以在课前和乐曲进行同步录音,通过诱导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整个过程使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和语言的诱导下完成。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意念放松能使学生身体、心理两方面得到较为充分的放松与恢复。我在日常教学中曾做过一些对比测试,检验效果,下面是比较测试的情况:表一是体育课中同等教材、练习次数放松时间的对比测试,表二是田径队同等身体素质的学生练习放松时间的比测试,从对比情况看,意念放松的效果较好。
表一

在运用意念放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选择乐曲和诱导语。一支优美舒缓的乐曲,能使练习者产生一种飘然陶醉的感觉,使练习者较容易的进入角色,再配合诱导语言进行引导想象,提高放松质量,所以乐曲的选择、诱导语言的内容是非常重要。乐曲应尽量以舒缓、悠扬为佳,并尽可能的与诱导语言描述的情景协调。诱导语言尽可能的生动形象。如在我在教学中放松所用的乐曲与大海有关,而诱导语言是通过海鸥鸣叫飞翔,引导学生来到海边,海水沙滩,微波、空气温暖的阳光为主要内容来诱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
二、采用舒适的放松的姿势。放松所用的姿势直接影响着放松效果,一般有三种姿势,一是站立式,这种姿势易使人产生一种摇摆不定的感觉,练习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影响放松效果。二是坐式,这种姿势虽无摇摆感,但是练习者身体的一些肌肉群形成紧张状态,不利于充分放松。三是卧式,练习者躺着时,身体较松弛,这样能很快入静,也较为容易地把放松推到更为深化的状态,达到充分放松的目的。我在教学中放松时所用的就是这一姿势。
三、明确提出放松的要求。进行意念放松时,事先应对练习者提出以下要求:1.态度端。这点很重要,因为没有端正的态度就不可能认真练习,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放松效果。2.闭眼练习。睁眼练习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不容易进入角色。3.思想要跟随诱导语言,即诱导语说到什么,你就要想到什么,如当说到海鸥在天空中缓缓地挥动翅膀时,你就要想象海鸥缓缓挥动翅膀是什么样的情景……
四、合理控制放松时间。意念放松练习,在体育教学中,时间应为三至四分钟为宜,这样既不打乱教学结构,又能使学生在短时间达到充分放松。用于业余训练中,放松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此外,由于小学生想象的形象还在具有片断模糊的特点,他们所想象的动作中必须具有某种具体的东西做直接的依据,否则他们所想象的动作就无法展开,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想象活动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进行训练放松练习时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想象的特征进行指导。
总之,我认为意念放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放松方法,而且意念练习还可以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毛志雄、迟立中主编
2.体育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