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姚振宇
[导读] 近些年来,伴随人们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人们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内的教育事业实现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健康具有的重要性。如今,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之中,对高中生核心素养加以培养,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如今,新课改已指出,体育教师需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除了要提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同时还需对德育教育加以是渗透,这样才可对素质教育加以切实落实。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核心素养之下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前言:在体育课堂之上,高中生可以获得一些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理论。教学期间,体育教师会对基本知识以及理念技巧加以讲解,借助和高中生直接沟通交流,有效培养其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如今,新课标已对核心素养之下体育教学提出不少新的要求,在保证提高高中生的体育素养及身体素质的同时,对德育内容加以渗透,进而对素质教育加以切实落实,促使高中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优化课堂教学,增加教学趣味
        在课程教学当中,内容属于重要基础,同时也是高中生需要学习的具体知识。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开展教学期间,建立趣味性的课堂,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对学习乐趣进行体会,可以主动对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比如,开展“短跑”教学期间,体育教师可通过竞技性的游戏对课程内容加以优化,进而建立趣味性的体育课堂。教学期间,体育教师可把高中生短跑技能当作依据,对高中生展开合理分组,保证各组学生具有的短跑技能与速度相等。在此之后,体育教师可组织高中生展开分组比赛,让各小组都可以在比赛之中选出一名短跑冠军。然后体育教师可把每组冠军挑选出来,组成新的小组,并且引导这个小组展开短跑比赛,进而产生班级当中的短跑冠军。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开展竞技比赛,可以让高中生受到好胜心驱动,主动投入到锻炼之中。而且,通过竞技比赛还能提高高中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培养其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体育课上,教师通过游戏形式实施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可以建立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对学习乐趣进行体会,逐渐培养高中生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设置教学情境,强化教学效果
        课堂之上,体育教师需善于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缩短平时教学和高中生应用间的差距。体育教师可按照有关教学要求,设置集体与个人活动的环境。比如,进行交叉步运球突破对方的防线这一能力的训练之时,体育教师就可组织高中生对篮球竞赛进行会议,如球员原地与行进间投篮技术一些要领,从而探究交叉步运球突破防线这一技巧。同时,体育教师还可组织高中生对突破防线以后,怎样进行上篮以及继续投篮这些动作进行探讨。体育教师通过设计篮球运动当中运动防守与固定防守的训练情境,能够让高中生逐渐养成篮球防守以及进攻意识[1]。

体育教师还可通过分组训练与对抗比赛的方式,让高中生对相应的技术动作进行掌握,逐渐培养高中生的合作意识。此外,体育教师还可通过比赛规则当中的一些扣分规定来培养高中生走步违例这一规则意识,而这是核心素养之下高中体育方面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除了能够提升高中生身体素质之外,同时还能培养高中生道德品质。
三、树立一些典型,提高运动能力
        教学期间,体育教师可按照高中生不同表现,在了解高中生在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方面差异以后,把品质良好、行为健康、精神积极以及健康向上当作标准,树立一些学习典型,有效培养高中生的体育精神。在高中生树立一些良好榜样,可以鼓励高中生积极效仿榜样,逐渐提升自身要求,体现出高中生具有的体育精神。同时,体育教师还需了解高中生体育道德、健康行为及体育能力,对核心素养整体培养发展的方向与内容加以把控,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比如,进行“交叉步运球突破防线”教学期间,体育教师可先对高中生的体育技能整体水平进行检测,对于遵规守纪以及勇敢顽强的高中生,教师需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把这名学生当作榜样,让其他一同学习,进而对其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
四、培养立德树人,完善学生人格
        当前,在核心素养之下,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对立德树人这个理念加以渗透,促使高中生对体育知识以及技能加以掌握,全面提高高中生的道德品质。比如,进行“排球”教学期间,由于排球击打主要依靠高中生手臂而手掌,然而因为女生手劲比较小,所以难以对排球发出力度与运动方向加以控制[2-3]。对于此种情况,一些女生会渐渐失去排球学习自信,认为排球并不适合女生进行练习,慢慢产生放弃心理,难以对排球提起学习兴趣。此时,体育教师可对中国女排一些比赛视频进行播放,对郎平事迹加以讲述,进而引导高中生对女排精神进行感受,对勇于拼搏、不畏困难的精神进行学习,进而重新建立排球学习自信。在此之后,进行练习期间,虽然女生依然难以对排球方向以及发球力度加以控制,然而教师引导高中生对郎平事迹以及中国女排体现出来的精神进行回顾,可以坚定高中生不畏困难,一直坚持练习的信心与决心。可见,在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之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对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加以渗透,不仅能够让高中生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同时还能培养高中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结论:综上可知,对高中生体育方面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有利于提高其各项能力,促使高中生实现全面发展。为此,教学期间,体育教师需优化课堂教学,增加教学趣味,设置教学情境,强化教学效果,树立一些典型,提高运动能力,同时培养立德树人,完善学生人格,进而提高高中生的体育素养及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晓芸,高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审视——广东省第九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展示课分析[J].体育教学,2019,39(11):61-64.
[2]陈雪.高中健美操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运动,2019(04):110-111+67.
[3]赵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足球选项教学策略的研究[J].运动,2019(01):65-6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