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赵静
[导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任务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任务,使其能够真正地转化成为学生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情感认同。为培养小学生形成更好的价值观,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理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自身发展及社会所需的品格与能力。本文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及核心素养的融合着手,而后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意义,并最终提出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实践应用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对于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开始逐渐减少,并通过建立自身的准则来对行为进行支配,同时也会更多的用自己的眼光去对这个世界进行观察,这时很多小学生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从而开始像大人一样去选择、揣测和随心所欲。但实际上小学生仍然是一群孩子,他们没有真正的了解这个社会,他们仍然会出现很多冲动和鲁莽的想法及行为,所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来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开展体验式教学策略
2.1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升政治课堂参与度、强化体验
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小学政治教学提出全新标准和要求,应让学生成为政治课堂的主体并特别注重学生在政治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展开政治知识的探究和获取,扎实掌握政治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实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政治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就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实现对政治知识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与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启发和探讨的过程中,获得全新体验、不断完善自身,获取新知的同时自主思维、协作意识、语言表达、人际交流等多方面获得有效发展。比如,在讲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时,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并鼓励学生对教材展开自主阅读和分析。当学生对本课知识和目标有所了解后,再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本堂课知识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同时教师应给学生设置合作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组内围绕任务展开探讨,学生们在任务的引导下,对社会当中遵守规则以及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展开激烈探讨。让学生从自身出发,充分表达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从而在合作体验过程中深刻的理解本课知识。
2.2构建生动政治课程教学情境强化体验
对小学政治课程教学来讲,极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应培养起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欲望。只有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才能更好的参与到政治课堂学习中来,获得丰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切实推动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及质量的提升。

为此,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政治课堂应充分利用政治课程丰富的教材资源和内容,给学生创设一生动的政治课堂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景当中迸发情感、强化认知和学习体验,实现对政治新知的深刻理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当前教育教学来讲,已成为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在中学政治课程教学中,应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生动的政治课程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强化体验。比如,在讲解《做守法公民》这一课时,教师就通过互联网获取法律相关的视频。如《今日说法》、《法治在线》、《天网》等视频资源,在新课的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法律相关的视频短片,营造一个真实而又生动的情境,在情境的带动下让学生产生对政治新知的探索欲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情境的创设,通过视频、图片及声音结合的形式,将生硬死板的政治知识变得活灵活现,在感官刺激下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获得深刻体验,最终有效提升政治课堂教学全面性及有效性。
2.3将政治学科与学生生活密切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对体验式教学来讲,不应仅仅限制在政治课堂内部,教师应将政治学科与学生生活密切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学习政治知识,并且也能将课堂上所学习的政治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形成对政治知识的深刻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切实认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价值,调动起对政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时,教师就可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互联网利与弊的视频案例,而后提出一个网络是好还是坏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网络设施?网络又是怎样改变我们生活的?网络好在哪里?坏又在哪里?学生们可经过思考和探讨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说在生活中利用网络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和朋友更加便捷的沟通;还有的学生说出了互联网的坏处,比如电信诈骗、学生沉迷于电脑和手机游戏耽误学业,个人信息泄露网络安全问题等等。这些在学生的生活中都非常常见,他们讨论过后对互联网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高效的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结语: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多媒体、学习软件等展开教学,同时,为了避免学生逐渐遗忘已学知识点,教师可在新课内容中加入旧课,将整本教材的内容充分关联起来。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相关的知识,更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对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茜.论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回归生活[J].才智,2020(10):93.
[2]刘堃.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38.
[3]司桂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87.
[4]董小明.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德育[J].甘肃教育,2019(10):122.
[5]黄挺高.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插图的设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