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张超峰
[导读] 计算机课程是中职院校不可或缺的基础技能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向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
        【摘要】计算机课程是中职院校不可或缺的基础技能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向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但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式落后,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影响了其计算机技能的提升。从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方式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度的不断攀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亟待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其教学目的指向为社会输送实用性人才。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严谨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符合企业的需求,在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促进学生与企业共同进步。因此,中职院校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
        由于企业运营和发展中存在诸多要素,而专业人才又是其首要资源,是企业在健康、平稳、快速发展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中职学校想要培养出专业对口企业迫切需要的人才,就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的必要性。首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从建设与日益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入手,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就业岗位情境,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提前感受到企业工作的氛围,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动力,满足他们对未来就业场景的憧憬,以及能尽快掌握到一手专业技能的渴望。其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要转变。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千方百计、尽已所能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更多的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而不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地凭借经验主意,强行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那样只会将学生培养成为没有创造性、不善思考、墨守陈规,且对未来就业失去兴趣的书呆子、木头人。因此中职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挖掘和创新更符合现代需求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维投入,让更多的学生在主动创新和灵活多样的思维模式下,来学习计算机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转变教学模式,优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应不断提高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无论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始终要在创新上面下功夫。由于计算机专业是不断高速更新的知识体系,而本专业的教师同样也要通过自主学习,不断高速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及时地调整相应的教材及教学设备,以适应主流技术变化的要求。其次,学校应以提高教师创新意识为重要培养方向,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育教学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和大赛,为教师提供认识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机会,将优质中职学校中好的创新理念和做法,引入到学校和课堂中来,以此来带动学校本专业及整体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向。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不断完善
        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学手段主要是依赖合适的方法和有效的资源,就目前基本应用到的几种教学方法,如常用的“讲授法”、“讨论法”以外,“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等方法,以其形式多样、带入感强、贴近实际的特点,更是受到中职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教师应将多种教学方式相互融合,并尽可能地将所讲授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做好预设问题的引导。同时要善于运用好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网络资源,如微课、自媒体平台、网课等形式,将专业知识灵活展现到学生面前,以此来满足学生对于高新技术和未来就业前景的好奇心。另外,也可以通过听课、培训等方式,了解和学习其他院校优秀计算机专业教师所采用的先进合理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能力。
        (三)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应不断增强
        由于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对于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若想帮助学生愿意学习,甚至喜欢上学习,教师可以尝试在理论知识趣味化方面下功夫。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对某一方面产生兴趣之后,就会学习和掌握得比别人更好。那么,对于学生亦是如此。专业教师可以在教材案例的基础上适当扩展延伸,以企业实际项目为实训目标,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自主思考和发掘更多可能和可行的实践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潜移默化中逐步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PS平面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关于修补工具、高斯模糊使用方法的知识讲解过程,教师可以利用照相设备和道具,模拟影视公司工作场景,以学生为模特,现场拍摄人物素材,然后分发给学生对照片进行修补和调整。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切勿拘泥于教材中所提供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模式,去试验不同的修整效果。然后选择修改效果较好或有特点的作品,在教学电子屏幕上进行展示和互评,这样学生对素材中的人物既熟悉,又有兴趣,同时又能引發出他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社会专业需求,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方式,以商业海报设计、婚纱摄影、图书杂志、影视动漫等内容为实践素材,尽可能地紧贴企业运营实际,来不断提高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起到的是主导作用,计算机专业教学也都是围绕着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开展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日趋激烈的专业人才竞争中,胜人一筹,在展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逐步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本行业中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晟,乐肇炜.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青年时代,2016(6).
        [2]阎世鹏.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科技展望,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