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素养的培养重要环节。所以小学教育中一定要做好细节处理,分析学生成长要求。语文作为重要科目,教师需要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本文以小学语文为例,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作文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思维
前言: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目光和注意力放在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培养。其中创新素质是最重要的部分和内容。教师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重要性
新课标有说小学语文作文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生创造力、思考力、观察力培养,让学生能够写出心里话、真心话。因为作文本身有着很强的思维性,故教师教学中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用合适的手段,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写作有效性[1]。
二、小学作文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为了在语文作文教育中有效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写作素质,教师就需要按照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计创新命题
为保障学生写作质量、写作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重视教学观念、指导思想更新。要创新和拓展作文命题,突破命题形式,为学生创造和谐、良好写作环境。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依靠命题启迪学生思维[2]。让学生在写作中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写作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实践中需要结合教学方向,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减少限制。低年级作文教学需要用趣味手段和方式,比如游戏作文、剪贴画作文、图画作文。
(二)积累生活经验创新作文基础
对学生写作来说,生活是创作思路的来源。教师作文教育中需要让学生多留心、多观察生活。这样在写作中才能够有话说,丰富作文内容。
教师平时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素材。比如在六年级上习作:多彩的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以组为单位植树,以组为单位前往公园帮忙打扫卫生,以组为单位前往敬老院给老人表演节目。这样的活动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体验,让学生形成奉献精神、责任心,并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思路和内容可写。
除此之外教师平时还要重视阅读训练,通过阅读训练过程指导学生,让学生感悟生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大量阅读能够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感知能力。在实际写作中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教师作文教学需要重视阅读训练。班级中可以设置一些读书角,定期组织读书活动,分享读书收获、读书经验。
(三)改革教学满足创新要求
首先教师需要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兴趣。在学生以积极兴奋的态度学习时,学生会形成许多创新思想。所以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资料可写,就需要让学生形成愉悦氛围,让学生能够紧密的跟课堂交流。比如在学习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亲切友好的交谈,说一说以前家乡什么样,现在什么样,随后引导学生畅想未来家乡什么样。和谐的气氛活跃了每个学生的思维与大脑,每个学生都有主动、积极发言。
其次要重视发展、鼓励创新。所有小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够得到教师表扬。此时教师一定要欧正确对待和表扬自己的学生。有了教师的表扬以后,学生就会有自信,主动学习、主动创作,写出精美文章。
结语:小学语文作文教育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夯实学生基础。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育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形式,要合理设计、创新教学、重视积累,这对学生的成长有很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强.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J].学周刊,2020(19):117-118.
[2]李英慧.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45-46.
[3]施云芬.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