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据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的相关部署,如今道德与法治学科已成为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毕业考试、中考的必考科目,如何在道德和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今中学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近些年笔者自身在一线教学中的相关经验,就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帮助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对学生未来融入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基于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应该合理运用教学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由于部编版教材在全国推广的时间尚且较短,导致当前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对于研究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树立新时代思政学科的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整合课程教学资源
如若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应该妥善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基础,这里面就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深挖、对导学案的设计、对教学课件的精益求精。在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之中,其中有很多的新颖教学材料,如若教师可以对这些资料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利用、整合,就可以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心理特征更为贴近。例如,在实际讲解《在集体中成长》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我概括了一下,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凝聚力、荣誉感、行动、目标,以此为基础,就可以构建出这一单元的框架和思维导图,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建设先进班级体积极出谋划策,促使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汇总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生动且鲜活的教学资源,以及设计立体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小组合作探究、小组竞争组合的教学方式,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同时与小组其他成员、班级内同学形成充分的分享。如此,学生就可以有效挖掘和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基于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中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情境
如若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情境,积极改善、优化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设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构建特殊情境,引导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进行思考,思考如果自己遇到相同问题时候所应该采取的处理方式,基于这种引导方式,培养学生可以积极进行自主思考,摒弃传统教学中学生坐等教师讲解的情况。
例如,在进行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学习中遇到“如何调控情绪”的难点,教师在这时候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情绪小门诊”情境,教师在课前,首先需要为学生准备几个负面情绪的案例,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其中每个小组都代表一个心理诊所。在此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自主编排,在此之后对活动进行探究。然后,教师可以安排每个小组上台进行表演,同时还可以由每组代表将小组探讨的成果与其他同学分享。最后,当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以及点拨,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之处,同时对学生表现好的地方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基于此,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如何更为深入思考问题,还可以有效挖掘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组织系统化教学活动
在实际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创新高校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和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系统化教学,例如采取“活跃课堂”模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对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体悟到教学内容,形成更好的听觉、视觉方面的体验,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实际进行《亲情之爱》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划分出重点教学内容,然后对重点内容进行举例,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温馨家庭相关的视频、图片,其中涉及到一些父爱、母爱相关的故事,还可以对父母、孩子之间矛盾的故事进行讲解,让思政课堂变成“有温度”的心灵港湾。这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可以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探索和学习。通过“卓越课堂”模式的应用,则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做好记录工作,最后每个小组向教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到和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如此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课堂“活”起来。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思政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足够的关注,还应该侧重于学生是否可以健康、顺利成长,关注学生生命高素养的养成。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思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妥善整合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参与系统化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怡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魏国秀.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