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汤莹
[导读]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主动的发现并解决问题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主动的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意识,这样问题意识的产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高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让学生形成更优质的思维,同时也是学生能够创新和发展的保障,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助力,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在初中科学学科中,本学科包含的内容较多而且科学性较强,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更为重要,需要教师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科学 问题意识 培养
一、初中生在科学学科学习中缺少问题意识的分析
(一)学生本身存在的影响因素
        学生本身的各种学习习惯以及思维习惯也会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学生本身并不具备太强的问题意识,也不明白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对自己的学习有哪些益处,还有些学生会不敢在课堂上提问,害怕自己的提问会遭受到嘲笑。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主动提问问题的积极性,而且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学生会过于依赖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也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教学,所以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也没有机会思考问题,所以也很难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学习环境对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影响
        现在应试教育依然在教学中占据着比较主要的地位,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是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学生在课堂上也就很难能够想到要提出问题,学生对于问题意识也会非常缺乏。同时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实施教学,教师的教学一般也都是比较死板,这就会导致给学生带来低效的课堂,枯燥的课堂氛围,而且在这种教学理念与环境下,教师也不会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那么学生就会缺少更多接触知识深入分析科学知识的机会,学生自然也就很难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得不到培养。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教师的教学方式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也会受到阻碍,学生不能主动思考,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非常被动。所以教师这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尽量避免,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学科的学习中,形成问题意识,主动提出和探究问题。
二、科学学科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创建师生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是保证课堂氛围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关键,也是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敢于提问自己的问题,才能得到问题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首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有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逐渐被显现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课堂,才能更好的提问。
        例如,教师在《科学测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用温度计以及体温计进行测量时,教师可以利用寻求学生帮助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教师可以拿出体温计问学生:哪个同学可以帮我完成实验,用体温计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在这样的互动教学中,学生会觉得教师也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能够为教师的教学贡献力量,从而增加自信心,也会在心里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此时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会像与朋友交流一样更愿意将问题咨询教师,教师也就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时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就会更好,学生也能更愿意参与知识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得到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利用问题情境的创建培养学生
        初中科学教师想要实现高效的教学,首先教师就应该深入分析教材了解教材,这样才能将科学教材中的内容深入对学生实施教学,让学生得到良好的科学学科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要善于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在《物质的密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外观与体积一样的铜块、铝块和铁块,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将他们三个区分开。这时学生可能想到可以用磁铁判断哪个是铁块,但是铝块和铜块学生就不知道探究的方法了。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下物品,让学生总结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这时学生会发现三个物品虽然看起来并没有区别,但是重量却有很大的差别,这时有的学生就会提问:为什么一样大的三个物品,形状也一样但是重量却不一样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就可以引入实验的内容,并利用实验让学生学会密度的概念。在这样的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就能够在情境中积极解决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教师也能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结: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初中阶段是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探究知识,所以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实施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深层次探究科学学科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毛建锋.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17):55-56.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19.17.033.
[2]何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浅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5):170.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25.168.
[3]吴艳.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0):190.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40.179.
[4]颜先彬.让问题充满学生的头脑——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8,(5):222.
[5]王春江,何芳芳.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7):152.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7.07.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