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Word是计算机用户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具有强大的文本编辑功能。结合工作实际,从Word应用小技巧入手,谈谈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进行整合,主要包括电子作业如何批改、电子作业如何管理、简化多媒体教学以及Word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关键字:Word小技巧、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但是在探索整合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和问题,有些理论层面的、有些是技术层面的。理论层面,缺乏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指导;有些理论层次较高,在中小学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技术层面,在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网络协作协作学习过程中,电子作业、电子作文如何批改,如何给作业或作文的任一部分写评语,电子作业又如何管理;如何进一步简化演示文稿制作,能否将Word文档直接在屏幕上演示,效果怎么样;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为汉字加上拼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编写数学公式等等。
Word软件为我们课程整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些功能为我们课程整合作好了准备。下面介绍几个Word应用小技巧(以Word 2003为例),使Word软件的功能能更充分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使各个课程有效整合。
一、“修订”与“批注”功能相结合实现电子作业批改
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方向,基于互联网资源的自主学习、网络协作协作学习是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网络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学习资源、作业、学习成果数字化,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如何方便地对电子作业进行批改和写评语。Word就提供了这样的功能,用“修订”功能可以方便地对电子作业进行批改,用“批注”功能可以对作业中的任一部分内容写评语,两者相结合可以方便地实现电子作业的批改,效果比纸质作业的批改更加直观,而且还保持学生作业的原貌,学生可以有选择地接受或拒绝老师所作的修改。
电子作业批改的过程很简单,首先启动“修订”功能:选择“工具”→“修订”,或者在状态栏中双击“修订”标记,使该标记激活,文档就进入了修订状态;进入修订状态后,对文档进行编辑操作,会以修订标记来显示;如果要对作业的某一部分写评语,只要选中这部分内容,选择“插入”→“批注”,然后写评语内容。
学生收到批改过的作业,能直观地看到老师的批改情况和评语。如果学生觉得老师的批改有道理,只需在修改的内容上右击,出现快捷菜单,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接受修订(当然也能拒绝修订);如果学生觉得对老师的批改不理解,想与老师进一步讨论交流,也可以利用“修订”和“批注”进行修改,再发给老师,让老师再次批改,这样实现了一个作业多次批改,提高了学生作业的质量。如果要接受所有修订或拒绝所有修订可通过“审阅”工具栏操作,“审阅”工具栏在启动“修订”功能时自动显示在
常用工具栏下方。
二、用“索引和目录”管理电子作业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学生的许多作业数字化了。
有了批改电子作业,如果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都以单个文件的形式保存,那么教师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容易找到,如果可以像电子杂志一样,有目录,且点击目录的任一标题就可快速到达该作业的位置,那么教师管理起来就特别方便,我们可以利用word的索引和目录来完成电子作业的管理。
首先,作业的格式必须规范,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样式与格式】,编辑好题目与内容的格式,然后再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下的【索引与目录】,完成目录的生成。
生成目录之后,按CTRL键加单击“创设情境”,马上就跳转到“创设情境”一页。
首先要说明一点,要使用“索引和目录”功能,Word文档的格式设置必须规范化。要生成目录的要点必须设置为标题样式,例如:作业的主题可设置为“标题1”样式;“1、题目1;2、题目2;3、题目3”设置为“标题2”样式;其它内容设置为“正文”样式,默认是“正文”样式。“样式设置”选择框在“格式”工具栏上,“字体”选择框的左边。设置好样式后,插入页码,如果还有其它格式要求,仍可继续设置。
三、用“拼音指南”为文字标注拼音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经常要对文字标注拼音,而拼音的输入是比较麻烦的,而且还要拼音和文字对齐难度就更大了。如何方便地实现标注拼音呢?Word为你设计好了这一功能,那就是“拼音指南”功能。
Word通过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实现了在汉字上标注拼音的功能。您可以用以下步骤实现拼音标注功能:1)在Word中选定要标注拼音的汉字;2)单击“格式”→“中文版式” →“拼音指南”,或者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拼音指南”按钮;3)出现“拼音指南”对话框出现,设定拼音的“字号”,单击“确定”按钮,汉语拼音就自动标记在选定的汉字上了。
例1:给古诗《登鹳雀楼》加上拼音。

如果需要拼音出现在汉字的右侧,可进行如下操作:选中带拼音的汉字,单击“剪切”按钮,然后执行“编辑”→“选择性粘贴”→“无格式文本”。
例2:书(shū)山(shān)有(yǒu)路(lù)勤(qín)为(wéi)径(jìng),学(xué)海(hǎi)无(wú)涯(yá)苦(kǔ)作(zuò)舟(zhōu)。
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也可以用拼音指南查看它的拼音。
四、用“公式编辑器”编写数学题目
对于数学老师来说,编写出一张整洁美观的数学试卷很重要,然而一些数学题目却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word软件给数学老师提供了一个好帮手——“公式编辑器”,可以实现复杂的数学公式的编辑。步骤如下:
1.单击【视图】→【工具栏】→【自定义】→【命令】→【插入】,在“命令”中找到公式“公式编辑器”;
2.单击“重排命令”,在“请选择要重排的菜单或工具栏”下选择“菜单栏”,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最后在点击“添加”命令;
3.在“类别”一栏中选择“插入”,在“命令”一栏中选择“公式编辑器”,然后确定,这时我们将会看到在“控件”一栏中出现“公式编辑器”;
4.在“请选择要重排的菜单或工具栏”下,选择“工具栏”,再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常用”,然后点击“添加”命令,在“类别”一栏中选择“插入”,在“命令”一栏中选择“公式编辑器”,然后点击“确定”;
5.我们就可以在WORD的工具栏中找到“公式编辑器”的图标了。
以下是几个公式编辑器常用快捷键:
(1)分式Ctrl+f (2)上标Ctrl+h (3)下标Ctrl+l (4)上下标Ctrl+j(5)根号Ctrl+r (6)ctrl+g+a是α, ctrl+g+b是β,ctrl+g+p是π
以上的WORD软件的功能可以很方便快捷地应用到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当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模式,并不一定要追求大而全,从细节入手,一步一个脚印,相信我们会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做得越来越完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一定要追求大而全,我们也可以从细节入手,将现有的、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不要认为整合就是很高深的东西,应用小技巧也能进行有效整合。整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学科的整合模式也是有差异的,要一步一步来,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全面整合。
参与文献:
[1] 微软.使用 Word 的“修订标记”工具将草稿修订为最终的文章
[EB/OL].http://office.microsoft.com/zh-cn/word/HA010780162052.aspx ,引用日期:2006-11-7.
[2] 兴图科技产品研究发中心 编著.中文版Office 2003基础与上机实训[M] .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5.
[3]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