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点滴谈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刘谋东
[导读]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守纪律、不讲礼貌不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守纪律、不讲礼貌不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被我们归为后进生之列,然而,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们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使整个教育的步伐平稳前进,那么作为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做好此项工作呢?
        首先,要深入了解、认真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比如,有的可能是家庭环境恶劣造成;有的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当;有的是学生自身生活遭到某些挫折;有的是学生身体状况不佳;有的是学生基础不好;有的是学生遭受到一些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等等。要了解这些情况,就需要教师主动接近学生,和学生谈心,取得学生的信任,使之能说实话;或者通过家访,和学生父母通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的表现,家里人对学生的关爱和教育等,从而为转化工作提供依据。
         其次,针对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个性特征,寻找有效的转化途径。可以说,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个性特征是多样而复杂的,只有“因人而论、因事而定”,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他们的转化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坚持正面教育,维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作为二十世纪接班人的这一代中小学生,充满朝气和生机,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这也是他们自尊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欲一但受到制约和束缚,他们就不能理解和接受。这时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的一个普遍心理特点是比较自卑而自尊心比较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绝不能出现“你真是个死脑筋”、“你太笨了”、“你无可救药了”等有伤害性的语言,只能在维护其自尊的基础上,施加一些有积极作用的压力,为其树立向上的信心,同时,要使后进生认识到自己的“后进”也并不完全是自己的错,从正面引导他们:只要努力,一定会赶上那些“先进”的同学
二、加强后进生的自我教育,坚定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念
        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向自己提出任务并主动采取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己道德品质的过程,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方面,教师要把培养后进生自我教育能力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常抓不懈;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后进生“以人为镜”,逐步让他们学会观察自己、分析自己、评价自己,从而增强其自信自爱的精神面貌,帮助他们避免无主观地盲目附和或意志薄弱地随波逐流,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和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再有,要培养后进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
三、采取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参与和监督,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把转化后进生的有关要求、计划、目标及措施介绍给其家长,征求家长的意见,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共同完善后进生的转化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邀请家长参加班会、团会、校会、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活动,也可以让家长听课,有针对性地参与文艺演出等活动,也可以让家长听课,有针对性地参与批改其子女的一些作业。通过此类活动,不仅可以使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子女的转化情况,还可以从中找到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给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带来好处。
四、借助群体施压,转变后进生的心理行为
         个体在群体中虽然不会失去个性,但其心理行为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认识和行动上表现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根据这种从众心理,教师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做个别疏导,让后进生从别人的行为中,正确辨别出什么行为在群体中将会受到嘲笑或排挤,什么行为会得到喜欢和接受
五、营造良好的集体环境,巩固后进生的转化成效
        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对后进生的良好心理发展往往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老师应在培养学生良好集体感的同时,充分利用集体心理因素,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班集体行为规则和集体舆论力量能使后进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欲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集体环境,才能使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推动其全面发展。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任务。在素质教育越来越突出的新时期,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将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爱岗敬业,自觉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标准,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尽职尽责,艰苦奋斗。相信我们所倾注的心血汗水,定会让后进生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