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胡娟
[导读] 在新课改政策不断得到推行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在新课改政策不断得到推行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深度的基础上,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前,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方法被实际应用于课堂当中,微课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体现了较强的教育创新性。将微课应用于初中教学中对优化教学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前言:微课在实践应用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语文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要求,积极利用微课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不可否认,微课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着关键的作用及优势,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抓住微课教学的核心要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一、运用微课来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们单调地学习语文知识时,会比较困难,但是学生们会在教学情境中高效地构建相关知识。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对于初中语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微课件集声音、视频、文字、图片于一体,能够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 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中,作者明确地提出济南的冬天与中国其他地方的冬天是截然不同的,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时,我们教师可以在微课件中呈现北平冬天的图片,呈现伦敦冬天的图片,呈现热带地区冬天的图片,呈现济南冬天的图片,将多个地区冬天的情境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我们教师还可以运用微课件呈现阳光朗照下的山,呈现薄雪覆盖下的山,呈现似银边的山尖的图片,呈现穿有带水纹的花衣的山的图片,呈现济南冬天特有的水的图片,让学生全面地感受济南冬天的山和水,让学生产生与作者情感相通的对济南的喜爱之情。很多时候,图片与视频能够带给学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带给学生更强烈的情感感受。而微课件就能带给学生这样的情感感受与视觉冲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情感。
        二、利用微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微课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之所以受到师生的青睐,因为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微课视频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关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例如,在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时,很多导入方式都是播放骆驼的视频或是展示骆驼图片来进行骆驼特点介绍的,二十一天骆驼可以不吃不喝继续行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之后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祥子”导入其中,骆驼便是其外號。祥子便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在名著教学中,利用此种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在互动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化被动为主动。丰富多彩的课前导入,让学生们去学习、去阅读、去累积。教师在导读阶段,可以制作一个微小的视频,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现出来,内容可以讲老舍先生的生平,也可以是教学资料,通过新旧教学方法结合,让学生对名著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文学素养。


        三、运用微课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翻转课堂是很多教师乐于选择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构建翻转课堂,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教师讲解《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一些知识重点和难点总结下来,比如,古今异义字、通假字、这篇文言文的主旨等,分别将其讲解过程以微课的形式录制下来,上传于网络当中,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课的方式进行预习,将自己无法独立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的内容,重点讲解学生所反馈的学习难点。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微课,互相交流自己对学习难点的想法,在互相发生思维碰撞的過程中解决学习问题。当每个小组自主讨论完毕,教师可以对一些知识难点进行总结和评价,与学生共同从微课中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借助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教学任务,当前的社会更加需要拥有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就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微课教学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学生可以自行调节视频的进度以及内容,增加了语文知识学习的可控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固定死板的弊端,这有利于学生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了《苏州园林》之后,需要学会区分三种說明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例句,让学生判断这是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对于拿不准的部分,学生再去查看教师的微课件,进一步区分几种说明方法;此外,学生利用微课件巩固脑海中对于山、水、亭、廊、林等景色的印象,可以深入地感受园林沁人心脾的氛围和宏大规模,在图画鉴赏中回味苏州园林之美。
        结语:微课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模式,而是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探寻语文微课教学方法,发挥其价值,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工作,还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做好课后复习工作,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语文知识,为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阳红玲.探讨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07)
        [2]李惠.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学周刊.2017(29)
        [3]李才江.基于微课的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