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 郭西科
[导读]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凭借直观多彩的画面、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动感视频等,深受学生喜欢。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凭借直观多彩的画面、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动感视频等,深受学生喜欢。那么,怎样设计学生喜欢的微课,本文从三个方面:即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切入课题,迅速新颖;不同文体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具体谈微课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微课凭借直观多彩的画面、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动感视频等,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怎样设计出能够切实解决问题而又让学生喜欢的微课,我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确立。“微课”的设计就在于支持学生学习或者促进学生学习,其重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微课教学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它具有“指向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到优等生,还要考虑到中等偏下的学生,不能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状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每一段“微课”视频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目的性,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片段式的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时,怎样利用“微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呢?我们可以考虑从生活现象入手 ,通过“微课”展示利用指南针、太阳、星空、大自然的现象和植物特征来辨别方向以外,再结合课后练习题:“我还知道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呢!快说给我们听听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学习辨别方向的方法 ,注重对其探索精神与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 。
        二、切入课题迅速新颖
        微课的时间非常短,必须要求切入课题迅速、新颖,所以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怎样切入课题要寻求更快捷、新颖的方式方法,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在设计时,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可以从复习旧知导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也可以设置疑问、悬念等进入课题。每个教师切入课题的方法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但是,切入课题的方法要新颖、独特,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设计的各环节要紧扣课题,力争在短少的时间内,达到微课促进教学的目的。因为我们要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下面的学习。
        三、文体不同,微课设计的侧重点不同
        (一)名著教材设计:教师可以进行借鉴、模仿与创造,从现成的电视、电影、广告等大众媒体中借鉴创意。比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个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就可以借鉴电视剧《红楼梦》关于这一场面的视频制作微课,学生会更容易从情节中了解王熙凤泼辣张狂、口齿伶俐、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形象。
        (二)写景教材设计:教师可以从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制作微课。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从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或者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出发,制作微课,便于学生直观地学习作者写景的方法。

在微课中有意设计两组对比练习题:(第一组: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第二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指导学生通过对比读,体会课文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懂得要生动、具体、形象地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借物喻人教材设计
        比如《落花生》一文,教师可以从课文重点段落:“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微课展示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的色彩、样子、果实生长的位置,学生通过视频演示,悟出花生不同于其他水果的品格,即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等,从中悟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作人的道理,进而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四)说明文教材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篇说明文,这类微课设计可以从说明方法、语言的准确性、结构安排等设计微课内容。比如:《鲸》一课,针对课后习题三,就可以设计有关说明文语言精准性的微课。从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从中学习写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五)识字、写字教材设计
        识字、写字教学也是阅读教学一个重点环节,微课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落实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识字写字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识字、写字微课”教学内容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识字微课:可以抓住知识点设计字谜、儿歌等微课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在低年级教学生学习“告”字的时候,就可以设计猜字谜游戏: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在教学生认识“丛”子的时候,就可以微课展示“儿歌”,即“俩人肩并肩,站在地平线,地上草丛深,丛中花儿艳。”通过编儿歌、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的游戏微课的介入,学生主动识字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了。
        2.写字微课:①以明艳的色彩带给孩子直观感受。低年级学生对于色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写字微课”制作中最好选用色彩鲜艳的颜色突出汉字的主笔或容易出错的笔画,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写字教学“复”、“夏”字书写时,学生老是分不清哪个字里是一横,哪个字里是两横,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在两个字容易错的地方,采用鲜艳的颜色,动感的明示学生,这两个字的区别究竟在哪儿。通过微课,生动形象地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②从儿童的听角去设计,教师要使用儿童化的语言。如:下面是《认识田字格,学习基本笔画“横”》写字微课中老师的一段话:“每个小朋友都有家,汉字宝宝也有它们的家,他们家的名字就叫‘田字格'”。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大家好,我就是田字格,小朋友们要想写好汉字可离不开我,快来了解一下我房间里的结构吧。”这位老师非常注意儿童化语言的使用,省时高效。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微课的制作过程,就是教师进行反思和成长的过程,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在这片沃土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于我们的学生,真正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学生乐园。
        
        
参考文献:
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2. 周雪    《小学语文阅读类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3. 吴兴妍  《“写字微课”制作的策略研究》
4. 叶学君  《微课:趣味识字》
5.胡铁生  《微课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