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万良红
[导读] 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
        摘要: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小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兴趣,也能使他们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热爱生活。教师应当寓教于乐,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课堂始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字:小学语文,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关键是要让学习本身成为一场有趣的体验。有研究发现,最能预测一个孩子长大后是否能成为科学家的因素,并不是他的科学课成绩,而是他对科学的感兴趣程度和对自己的信心。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主动且专注地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好奇也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激发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小朋友的好奇、爱玩和好胜,将其转化为求知心,并延续到生活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课前有效导入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也能对整节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能否在开课前几分钟就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对上好一堂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来有效地进行导入呢?那就是对于本科的学习内容,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和课本的阅读来找到答案。小孩子们都有好奇的天性,给出问题,由他们来找答案,这会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可以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也能激发小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索的精神。另外,教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未解答的问题听课,能够大大提升课堂专注度,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是十分明显的。
        比如要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时,要利用好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来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司马光是砸缸来救他的朋友,就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的好朋友掉进了水缸里,家长没有在家,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小学生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最主要的内容还是要进行课堂导入,导入到课文中,所以紧接着就要问“想不想知道我们下节课课文的主人公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引发小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听课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二、课堂趣味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这一环节需要利用好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趣味活动来增加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2]小学生语文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能够运用到课本所学内容的趣味活动,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另外,还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来教学,PPT的展示和视频图片等,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具体,也能大幅度节省时间,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学到《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时,可以给学生们展示小刺猬的图片,利用课本的描写,把一个可爱的“小刺猬”形象描绘的活灵活现,也可以展示课文中所描绘出来的夏日景象,让学生体会到文字传递出来的美感。课堂上还可以让小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优美词汇和语句,描绘出自己眼中最爱的美景。或者让小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讲一讲自己和朋友的趣味故事,增强小学生的感知和实践能力,活学活用,增进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课后作业评价
        课后作业的完成度是检验课堂效率的重要方式,课前的导入以及课堂的活动,课后的作业布置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1]每节课都少不了要布置作业,那么作业的设置老生常谈,自然是要以课文为主,以学生兴趣为主,来进行有效、有趣、有用的作业布置。那么在此基础上,老师对课后作业的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孩子都有好胜心,如果教师对于作业能够认真评判,并且打分进行排名,一定会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增强下节课学习的兴趣。当然,这只针对客观题来进行打分,主观题不能进行打分,而是对于学生写出来的内容进行肯定和鼓励,并且委婉的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才是有效的作业评价,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定期阶段总结
        阶段总结是系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脑子里构建大纲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学习整体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体现,阶段总结的环节能够在汇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才是成功的阶段总结。总结的形式可以是一次谈话分享会,也可以是一次写作考察课,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以较高的学生参与度为先。学习不是分散的,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上也十分用心,围绕一个主题的不同方面选取不同文本,一整个单元联合起来更能体会其中的主题。小学生可能没有整合体会的意识,这就需要老师务必进行定期的阶段性总结,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收获和成长,才能更加自信地进行以后的学习。
        比如学习完第八单元,听主人公讲述了自己的有意义故事和其中体现的美好品质,可以让学生们先逐个分析这其中的内涵,再汇总课文中的优美片段和描写手法,学习了基本技能之后,自己也进行写作,记一件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很有意义的小事,并且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所得,来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每学习完一单元都要教师都要进行总结归纳和提升,增进学生的认识,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同时查漏补缺,确保完全掌握,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会教、能教,学生才能会学、好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牟强友·新课标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反思·课程教育研究[J],2016(14)
[2]韩国丽·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如何开展·学周刊[J],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