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 覃飞茹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其中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符合了心理学、文学学和教育学相关的内容和要求,根据汉字的构形规律,借助汉字中形音义的关系来开展识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不仅仅认识了汉字,同时可以充分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的探究这种字理识字法具体的应用策略,有效的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字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质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很多的教师在关注语文教学中没有对识字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使得当前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并不乐观,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出一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高效的掌握汉字。本文针对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策略全面的提升识字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字理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一)符合汉字造字规律
        汉字的构字方法是多样的,包含了象形、指事、会意还有形声,汉字的构成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先民对于世界上各种事物的一种认识和理解。那么在汉字教学中采用字理方法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一个汉字的时候充分了解先民的生活,借助一些图画或者多媒体创设的动态画面可以通过一个汉字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历史故事,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地氛围中掌握先民造纸的精髓,所以这种识字教学法是符合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的。
        (二)符合汉字教学规律
        字理识字教学主要是根据汉字构成的一个规律来完成教学的,需要学生在理解了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掌握汉字。教学中把握住教学的规律会让学生理解字的内涵,理解字义,通过对字义的理解记住汉字的字音和字形,这样的一种方法和汉字教学的规律是吻合的。
        (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习汉字的关键时期,但是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象思维阶段,所以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肯定不能够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进行单词的记忆,教师要借助汉字的构成通过形象化的分析,发散学生形象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字理识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从象形文字起源开始讲起,帮助孩子从一个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过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汉字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掌握汉字的内涵。


        二、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图示法和演示法进行结合教学
        图示法主要是借助了直观展示的方式,将汉字直观的呈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挂图、卡片或者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将汉字呈现出来,而演示法主要是借助一些实物将一些名词性的汉字进行呈现,当然演示法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两者应该进行一个结合。图示法和演示法其实具有着很多的共同点。无论是教师通过挂图还是借助实物展示,都需要对直观的事物进行讲解,如果两者结合学生可以看到更加立体和直观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汉字。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文具的家》时,教师可以借助卡片让学生看图识字,图上画着一个书包和一些文具,教师可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将书包的包的构成,可以为学生展示象形字“包”演变的过程,也可以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实物,通过两者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对于教师给出的画面和实物产生一种情结,提高学习的效率。[1]
        (二)联想法和故事法的有效结合
        故事法主要就是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解释字理的方法。汉字的构成本身具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很多的汉字甚至有着自己的故事内涵,那么作为教师要善于去挖掘这些故事内涵,也可以在故事的基础上自己进行适当的改编。[2]而联想法主要就是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去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如果在汉字的教学中能够把故事法和联想法进行融合是符合字理识字的规律的。小学生本身就对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也具有着较强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如果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往往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比如在学习“灿”这个汉字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一个小故事:“火是一个特别活泼的孩子,走到哪烧到哪。大家都不喜欢和它玩,但是有一天它跑到了山上,风很大,火把天映红了,大山一时受不了把火推到了一边,于是“灿”这个字诞生了。”通过这样的一个汉字故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根据汉字编故事,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字谜法和歌诀法的结合
        儿歌一般都是朗朗上口的,比较容易被学生记住和掌握,具有着较强的节奏感,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把相关的内容改编成儿歌让学生学习,另外字谜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具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识字课堂的积极性,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3]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歌诀法和字谜法进行整合。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课就是猜字谜,这一课其实就通过课文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些汉字字谜,教师可以以此为借鉴在其他的汉字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方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汉字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要能够积极地探索汉字教学的方法。其中字理教学法对于开展汉字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汉字中获得更多理性思考,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应该得到教师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淑玲.传统文化下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
        [2] 赖爱娣.小学语文字理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J].中外交流.2019.
        [3] 蒋云.浅谈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