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欧群英
[导读]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关键的
        摘要: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关键的,也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单向性,导致教师在课程中的主导地位比较强,致使课程氛围比较沉闷和紧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就应该加强对师生沟通的研究。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助力有效教学的实现。
关键词:师生沟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

前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中,师生沟通的有效性是非常关键的,师生沟通的好坏,将对最终的课程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一定要重视师生间的沟通,不断的展现沟通艺术。这样可以协调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和主动,使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一、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虽然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情况相比于以往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好转[1]。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传统教育思想对教师的影响依旧是根深蒂固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教育进度,功利思想比较强,导致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和互动的缺失。这样的方式过于填鸭式和满堂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失主体空间,在表达自身想法的过程中非常羞涩。也对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非常不利,导致师生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和隔阂,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很难得到提升,是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该积极改善的。
二、师生沟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一)深化思想认知,促进师生沟通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思维和价值观依旧不够成熟。而在教学中,教师的思维和价值观念都会在无形当中对教师产生影响[2]。特别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为亲密的人,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当中带给学生影响。因此,在课程的开展中,教师要想使得师生沟通得到加强,首先就应该加深在此方面的思想认知,并在沟通的过程中展现积极性,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效。例如,首先,在思想认知上,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对沟通重要性的认知,应该意识到沟通的开展可以对课程氛围起到调节的作用,让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变得更强。其次,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展现自己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服感,使得学生乐于和教师交流和沟通。最后,在日常中,教师也应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应该保障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由恰当的时机,让学生产生互动和交流的兴趣,对课程中的师生交流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问题导向,促进师生沟通
        在语文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问题是教师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3]。这样可以引领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在问题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生成思维和能力,使得预期的课程成效得到不断的达成。例如,在讲解《落花生》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情景,使得学生在情景中更好地获取知识,对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起到促进作用。如,教师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紧扣住文本的核心和主旨。

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到文本的核心和内涵,使得问题在设置的过程中更加具备导向性。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本文大意。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围绕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1.文章标题《落花生》中的“落”字究竟是什么意思?2.作者在文中借助哪几个方面展现出花生具有怎样的品质?3.作者在文章中说应该成为像花生一样怎样的人?4.你觉得作者为何选取“花生”来对做人的道理进行比喻呢?使得学生围绕问题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观点,教师点拨,使得学生感受到文本内涵和深厚的含义。借助有效的问题导向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寻到正确的方向,使得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快速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等。使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意义,使得问题展现导向性。
(三)实行角色互换,促进师生沟通
        在教学的开展中,为了便于课程当中的师生沟通,教师也应该实行角色互换。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和教师在课程中处在平等的地位,对师生沟通起到促进的作用,达到预期的课程效果。例如,在讲解“小池”这首古诗的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教师在讲解两次后依旧有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在这时,教师就可以选取已经掌握的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对知识进行讲解,教师则可以坐在学生群体中,对未掌握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使得沟通效果变得更好。这样可以让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达到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促使学生主体地位的展现,使得生本教育得到落实,促使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得到更加高质和高效的构建。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可以转变以往教学中师本的教育模式,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模式,达到预期中理想的成效,使得师生沟通艺术得到展现。
(四)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师生沟通
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完善好评价这一环节,将评价的作用展现出来。在评价环节的有效开展中,教师可以得到来自于学生的反馈,感受到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点和尚未掌握的内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在后续中加强引导。也能够为自身的教育反思提供依据,让教育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例如,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置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过程中,并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善用实施阳光评价和激励评价,让学生的学习自信得到提高,将沟通的价值展现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保障评价体系的构建,不再是以往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的单面评价,而是推动课程当中的师生互相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使得学生的自我认识变得更加深刻等,让理想的课程成效得到不断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师生沟通上彰显艺术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得课程互动得到生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生成更多的愉悦感和归属感。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应该深化思想认知、加强问题引导、实行角色互换、完善教学评价。对师生沟通起到促进的作用,使得预期的沟通效果得到达成。

参考文献:
[1]田恬.语文学科数字教材应用的优势、策略及思考[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7):22-25.
[2]汪岳.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学周刊,2020(22):65-66.
[3]刘世位.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J].学周刊,2020(22):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