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艳彩
[导读] 文言文是由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我国的语言文学瑰宝,凝结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摘要:文言文是由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我国的语言文学瑰宝,凝结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它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也是中考的热点。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学习技巧,才能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当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学会文言文解读的方式方法很重要,教师需要使用合理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当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对策研究
        引言: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学生较为薄弱的部分,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教师在平日的文言文教学当中需要改进教学方式,采取一种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当中不断探索,逐渐完善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学,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本文基于初中语文课堂,对当前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文言文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缺乏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没有钻研精神
        当下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不高,但是学生却又不下功夫去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实际上跟当下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我们目前使用的语言文字都是白话文,在平日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的过程当中没有使用文言文进行交流的机会,唯一的练习机会就是在语文课堂当中,受到这些因素所限制,便会导致学生无法对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摆正态度,对文言文产生误解,认为学习文言文根本不需要下功夫,只需要背文言文的汉字翻译即可,根本不需要积累文言词汇以及多读文言文的书籍,不对翻译过的文章进行总结、整理,归纳,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学生缺乏钻研精神的体现,很显然的说明了学生对待文言文阅读没有热情,只是草草应付了事,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文言文的翻译、阅读水平当然得不到提高,这种现象亟待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改善。
        2.学生对文言文知识不能灵活的运用
        在文言文当中,充斥着大量的虚词、实词、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在翻译一段文言文的过程当中,需要学生根据所描述的情景,去自动填充一些省略的主语、谓语、介词等等。这实际上就是在考验学生能否可以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否掌握其中的原理和规律。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将整个句子分解成独立的个体,不去考虑所描述的情景。这便会给文言文的翻译和阅读带来很大的影响,会导致学生一头雾水,没有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加强,帮助学生从整体分析文章所描述的故事,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主旨,顺利将其翻译成白话文。


        二、改进文言文教学方法
        1.鼓励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朗读
        在初中阶段,学校普遍安排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进行早读,主要是针对英语和语文这类需要记忆背诵的学科。那么教师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朗读文言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有能够流畅的对整篇文言文进行朗读,才能准确进行翻译。现在词语的含义与以前有着较大的差距,举一个例子:文言文当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孩子,而非配偶。“不过”指的是不超过,而非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便可以注意到这些差异,使今后翻译时能够更加准确。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文言文进行阅读与探讨
        分组学习也是一种效率极佳的文言文学习方式,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进行分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的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共同进行探讨。例如,文言文当中有需要古今异义的词语,小组内学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文章当中找到的古今异义词,“初一”指的是刚刚一开始,“处分”指的是处理、处置,“地方”指的是土地、方圆,小组之间互相进行分享,找到的词语也比较全。或者分别讲述一下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便于掌握文章的主旨要义。而且小组之间互相对文言文进行交流,增加了学生学习文言文,接触文言文的机会,对其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除此之外,这样新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改观,改变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刻板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文言知识。除此之外,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一定的提高。
        结束语
        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文言文也可以轻松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够取得想要的成效,所以需要教师的耐心教导,通过上述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技巧。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对文言词汇进行积累,了解其使用的技巧和情景。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上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有条理的文言文阅读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理解知识重点内容,把握住文章内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浚川.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14):25-26.
        [2]令随红.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才智,2020(12):38.
        [3]吴思科.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100.
        [4]李宜格.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7(27):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