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杨明
[导读] 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教师对小学语文的关注度更高。课外阅读可以满足小学生对于外界的好奇心,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石,也符合新课改体制的要求。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一、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学生在此过程中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课外阅读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师需要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想法有所了解,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的活动中。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得到增加,他们的知识阅历也得到保证,累积更多好的素材,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甚至是自觉性都得到提高,这是引导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工作能带来的,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开展,让学生的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由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在课堂中没有涉及,因此会比较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会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低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常常接触的是绘本故事。绘本色彩鲜亮,故事描绘具体形象,能使学生明确故事所要讲述的内容,并从中领悟情感。
        那么,课外阅读如何促进语文教学呢?老师可以让低年级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学生讲述自己看过的故事,并说出自己的感悟。高年级学生由于有更多的知识,课外阅读的限制就更小。因此,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时,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比如在展开《猴王出世》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课外读物就可以选择哪吒出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通过对两篇题材相同、情节类似的文章进行比较,能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意思,提升语文学科的能力。
        三、拓宽学生的阅读素材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同时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为学生讲授知识点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点的意义与作用。不难看出,我们要达到这个目标,不能只依靠教材中的内容,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通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素材,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授二年级《丑小鸭》这篇文章时,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了解丑小鸭是怎样从一只丑陋的小鸭子变成白天鹅的,以及在变化过程中所遭受的磨难与困难,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丑小鸭”这种不怕困难、坚韧不懈的精神。然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并找出跟《丑小鸭》这篇文章一样的励志故事,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分享与交流,最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于“励志”的作文,并在阅读中用到相关的阅读素材。

通过这样的阅读和阅读训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促进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四、开阔整体思维,把握写作手法
        书籍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地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手法。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草房子》《父与子》《三毛流浪记》等小学生必读书籍时,需要教师帮忙分析书籍中的写作脉络。小学生在把握文章结构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外阅读对小学作文教育的积极意义,学生要在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文章脉络,提高整体结构意识,开阔学生写作的整体思维。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或者好的感悟记录在摘抄本上,然后在晨读的时候进行记忆,并且思考如何将这些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举办阅读交流大赛等。在写作比赛当中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作文和优秀作文之间的差距,并且有一个完整且准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的教学,老师愿意教授学生,学生也提高了自身的兴趣,对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的意义。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深入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先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父亲与儿子阿曼达在大地震灾难后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执着信念和无私情怀后,再通过给学生推荐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课外读物,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到父母的爱。总之,在所学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既提高了教学水平,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课外的文章,学生可以了解中外优秀的文化,与此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选取文章时,要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挑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优秀书籍,发挥课外阅读的最大作用。
        结语:通过开展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在阅读课上,教师也需要利用合适的方法来开展教学,培养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宋萍.对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J].学周刊,2019(14):111.
        [2]程冠青,赵华美.课外阅读,促进教学——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7(18):125-126.
        [3]胡丹红.课外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课外语文,2017(12).
        [4]邹敏.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思考[J].读与写,2019,16(2):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