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表述,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因而幼儿园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为他们提供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以此让他们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完成自主学习。设计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之中完成知识习得,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符合幼儿认知特征与天性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教育改革下,幼儿园必须重视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力求有效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改善,促进幼儿获得更好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分析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重要价值,探讨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幼儿园教学;应用策略
游戏教学法,是指以游戏为教学组织形式,围绕目标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征的游戏并调动学生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之中完成知识与能力习得的一种具备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充分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与要求,真正实现了对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全方位发挥,通过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幼儿园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应深入理解游戏教学法所具备的重要价值,采取科学策略将游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力求构建以游戏教学法为核心的创新教学模式,助推幼儿实现全面成长与发展。
一、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幼儿而言,兴趣是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最为长效持续的动力来源[2]。幼儿对于参与游戏普遍具备较强的兴趣,因而通过把握这一特征、将游戏教学法引入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同步完成对于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培养幼儿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学习品质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将知识以单向线性的方式机械灌输给幼儿,既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特征,又未能把握幼儿的思维习惯,因而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应用游戏教学法,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体作用,改变幼儿在教学过程之中的被动地位,调动幼儿主动根据游戏的要求去展开认知活动与学习活动,进而推动他们的学习品质得到发展[3]。
(三)有利于促进幼儿间交流沟通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游戏这一活动具备丰富多样的形式,既有竞争类游戏,又有合作类游戏。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之中,性格各异且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将得到有效加强,围绕共同的游戏目标,他们将展开多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其中,性格外向的幼儿能够带动性格内向文静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交流方面的障碍,进一步形成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助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二、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应用游戏教学法的策略
(一)围绕目标教学内容,科学展开游戏设计
在游戏教学法之中,游戏是教学组织形式,唯有当这一组织形式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展开时,其才能真正具备教学实效性[4]。为此,幼儿园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法前,必须对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解读,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所在,从这些重难点出发,科学地展开游戏设计,以此保证在实践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保证游戏形式符合具体教学科目的学科特征。在此方面,幼儿园应面向教师展开主题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增进教师对于游戏教学法的了解,帮助他们掌握设计教学游戏的科学流程,进而有效提高教师展开游戏设计的水平与能力。
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通过互联网整合关于游戏教学的相关优质教学资源,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特征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对这些游戏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与完善,以此进一步增强其教学针对性。
(二)引入多样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游戏这一活动具备多样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展开游戏应用的过程之中,合理应用多样的游戏形式,对幼儿的核心素养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真正达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游戏教学法中应用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竞赛类游戏:即将游戏设计为趣味竞赛形式,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之中同步展开竞赛,以此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胜负观念。比如,在进行数学简易运算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设计“运算比赛”这一趣味游戏,随机选择两名幼儿展开记时运算比赛,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完成运算题目最多的幼儿即为游戏胜者。通过这一游戏,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巩固运算方面的知识,同时以竞赛这一形式调动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之中做到全身心投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运算能力;(2)合作类游戏,即调动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展开广泛的协同合作,按照《指南》的要求为他们创设分工与合作的情境,以此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塑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改善幼儿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进行体育跑步教学时,幼儿园体育教师可以设计“两人三足”这一集体性游戏,将两名幼儿分为一组,再告诉他们“两人三组”游戏的基本方法(即两人并排站立,将中间的两条腿用绳子绑起来,然后两人在协调合作下同步奔跑),组织他们展开自主练习,再组织不同小组展开比赛,先到达重点的一组获胜。在这一游戏之中,幼儿的跑步能力即合作能力都将得到有效培养;(3)创意设计类游戏:即调动幼儿应用各类材料展开创意设计,落实《指南》尊重幼儿个别差异的要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实现发展,比如“变废为宝”“创意手工制作”等,调动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有效增强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比如,幼儿园音乐教师可以设计“打击乐器制作”这一游戏,让幼儿应用生活中的各类材料,自主制作打击乐器,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游戏教学趣味
信息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成为幼儿园教师展开教学实践的重要助力。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之中,幼儿园教师也应重视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展开游戏情境创设,进一步增强游戏教学的趣味性,更好地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5]。为此,幼儿园应重视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应用互联网收集与整合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应用多媒体创设游戏情境的具体方法,同时展开游戏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为游戏教学法应用提供充分支持。比如,在进行幼儿安全教育的过程之中,为落实《指南》之中培养幼儿形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学习品质的要求,帮助幼儿掌握基础的消防知识,幼儿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与消防相关的动画视频,借助动画这一幼儿感兴趣的形式来增强幼儿的兴趣,有效创设出相应的游戏教学情境,在情境之中将消防知识传授给幼儿,再组织幼儿参与“我是小小消防员”这一游戏,让幼儿结合消防知识,发挥主体能动性,对于具体场景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主动展开相应实践探究与尝试,以此提高他们的安全防火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游戏教学法在培养幼儿形成浓厚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实现发展以及增进幼儿之间交流沟通等方面所具备的重要价值,幼儿园应加强思想认识,提高对于游戏教学法应用的重视力度,着力帮助教师建构起对于游戏教学法的全面认知,推动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展开游戏设计,进而增强游戏教学法应用的教学针对性。与此同时,教师应重视引入合作、竞赛等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从而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及创新实践能力展开全方位培养,促进幼儿实现全面发展。信息时代,幼儿园教师还需要将多媒体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引入游戏教学过程之中,切实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姚晓艳.幼儿园教育中游戏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02):155.
[2]马晓红.浅析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情感读本,2018(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