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方华聪
[导读]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聋校数学教学,改革和优化聋校数学教学过程
        【摘  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聋校数学教学,改革和优化聋校数学教学过程,能够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聋生数学综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数学知识形象化,符合聋生认知特点,能够提高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聋生的特长和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聋生、数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在普通教育领域已经发展和应用得很普及了,可是在我校数学教学中却只是刚刚起步阶段,改革和优化聋校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聋生素质,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聋校数学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我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怎样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聋生数学综合能力。
        一、聋校的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合聋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提高聋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符合聋生认知特点。聋生都是听力言语障碍的孩子,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用耳朵感知丰富多彩的声音,只能用双眼捕捉课堂上的图像和老师手语浅显的分析,对概念本质和延伸的内容很难去深入理解,这样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所呈现的丰富的画面会给聋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聋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活泼生动,从而提高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为聋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甚至选择教学策略,让聋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参与,发展聋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聋生的特长和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
        二、聋校数学课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信息的载入,促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家都知道,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大量的板书、绘图将花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这也束缚了聋校教师的双手,影响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导致堂教学的有效性降低。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后,教师在课前精心制作课件,课堂上不光不占用有效授课时间,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信息的载入,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以前运用传教学方式,首先要准备几件圆柱体的物品,一一出示,接着引导聋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圆柱体的,就这样和学生一起用手势语比划生活中的圆柱体事物。接着教学圆柱的侧面、底面、高的认识时,用三角板、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柱体,接着一边运用手势语讲解一边画出它的展开图——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
        现在我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事先在网络上收集筛选了许多圆柱体的物体图片,并且制作了圆柱体侧面、底面展开的PPT课件,课上,我一边讲解一边呈现大量的相关素材,使学生轻松愉悦地了解到圆柱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运用动画演示圆柱体侧面、底面展开的课件,学生能直观形象的自主发现圆柱体侧面展开后形成一个长方形,并且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底面的周长是重合的。为后面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奠定基础。
        两相比较,传统教学手段引入课堂的信息极其有限,教师的双手忙于操作、板书,讲解无力,信息载入过慢,聋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信息载入量大大增加,呈现速度易于操控,内容活泼生动,有益于聋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同时也解放了教师的双手,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有力条件。


        三、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数学课堂教学的难点,培养聋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聋生形象思维能力很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而数学知识又是极其抽象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动态画面,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形象化,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问题,促进聋生的发散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抽象的讲解长方形的2条长加上2条宽等于周长,对于四年级的聋生来说很难理解。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的将长方形的4条边运用动画一条条拆开移动组合成一条线段,这样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就变得很容易理解,并且脑海中会一直保留着生动画面,从而加深了理解的同时更加易于巩固。
        四、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聋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制成一个个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课件。它使学生接受知识更便捷,获得知识更迅速,从而激发创造潜能。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我用图片和动画呈现了许多把一个物体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素材。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发掘规律,自己去动手动脑寻找分数的意义,从而加深了聋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接着是让聋生自己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一来,聋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提高了聋生运用知识技能去发现、创新的能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聋校数学教学,能够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聋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小蓉. 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速读旬刊, 2017.
        [2]庄荣木.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5(57):78-78.
        [3]蒋惠芬.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析[J]. 新课程(小学)(2):59-59.
        [4]陈言萍.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以“图形与几何”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232-233.
        [5]李琼.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深度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242-243.
        [6]黄安祺,郭方年.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教师,2019(11):50-51.
        [7]王东根.“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实践性教学初探[J].新教师,2019(11):65-66.
        
        [8]王继勋.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31):50.
        [9]李新会.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J]. 学周刊(33):37.
        [10]梁靖. 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