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导向,开展初中数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龙金姣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教师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教师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够学习的更加有效率。以兴趣为导向开展数学课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能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托学生的兴趣能够帮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减轻阻力,提高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
        关键词:兴趣、初中数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前言: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以运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有全新的体验。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由课上延伸至课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一、发布趣味性的课前自主学习视频
        课前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课前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在学习过程中的阻力。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在之后上课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听讲,以此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在线上发布课前自主学习资源时,要注意视频的质量,要迎合学生的喜好,视频的形式和内容要能够被学生所接受。视频的内容在讲述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带有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对课前自主学充满期待,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成果对于自己的教学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学生普遍理解的内容进行大致的讲解,对于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上课的过程中分清重点和次重点,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最为优质的数学课堂。[1]
        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中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中的展开与折叠时,为了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更好的接受教材内容,我在线上为学生发布了课前自主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课下的学习。并且视频的内容非常有趣,是关于变形金刚的折叠变形,迎合了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能够对于视频内容印象深刻。我要求学生在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自己的教材中留下学习的痕迹,标注出个人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在之后的上课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二、搜集教学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优质教学资源被运用到课堂中。教师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为学生搜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将视频教学穿插在课堂的引入、讲授、结束、课后等各个环节,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畅通,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中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对于引入环节的教学视频,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普遍喜欢的动画、电影等情节引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中教材内容的讲解,更多是要给学生呈现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一个认真的态度。对于课堂结束的教学视频,教师可以采用较为有趣的视频结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能够在课下及时的巩固课堂知识,增强授课的效果。[2]
        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中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的普查和抽样调查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我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搜集了很多的教学视频,根据授课的环节,在上课引入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的是我国人口普查的动画宣传,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在授课的过程中,为学生穿插播放的是关于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介绍,视频的内容与我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最后为学生播放的是一个课程的回顾,采用动画的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能够在课下积极地进行课上内容的整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课后线上进行作业打卡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线上学习的软件越来越常见,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的学习软件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作业打卡,严格规定打卡时间,帮助学生养成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作业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的重要工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够给与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并且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能够着重进行讲解,以此进行查漏补缺。并且在学生进行线上打卡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在线上及时的给与学生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效率。另外线上打卡的方式避免了学生收作业的麻烦,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减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必要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3]
        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中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四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在学完相关内容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并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线上的作业打卡,帮助学生养成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也会在线上及时的帮助学生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之后的讲课过程中我也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彻底的掌握学习内容。线上打卡方式减少了学生的一些麻烦,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线上竞赛,丰富学习生活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良好的竞争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增加前进的动力。并且初中生都有一定的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为学生开展线上的数学知识竞赛。竞赛的内容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运算公式、以及简单的计算。竞赛设置不同的环节,层层筛选,在竞赛的最后环节由线上延伸至线下,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感。竞赛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生的喜好,并且在学生准备竞赛的过程中,也是对以往教材基础知识的回顾,帮助学生扎实基础。在竞赛的各个环节设置奖励,吸引学生在竞赛中能够认真对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4]
        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中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时,在学完这一章的内容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线上的数学知识竞赛,初赛和复赛在线上进行,要求学生在课下利用链接进行答题,对于最后进入决赛的学生组织在班内进行线下的竞赛,并且是采用抢答的形式,既活跃课堂氛围,也让学生增强紧张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或者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创新形式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喜欢数学课堂,进而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多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内容。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由课上延伸至课下,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学淼.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46-147.
        [2]计胜.数学课程兴趣化教学思考[J].成才之路.2019(01):84.
        [3]李倩.以问题引发思考 用趣味激发兴趣——基于《生活 数学》教学的思考[J].数学之友.2017(05):25+28.
        [4]曾建郁.巧用微课助手,激活“潜能生”学习兴趣——多媒体网络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潜能生”个别化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