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教育是贯穿小学生一生的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孩子们综合素质和培养情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非常热爱每天与我朝夕相伴的孩子们,正是凭借着我对孩子们的一片热爱,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绩。现就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创新策略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好的信息与坏的信息,而小学生又善于模仿,因此小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建立需要正确的引导。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作为班主任应首先与小学生建立起互动交流的关系,同小学生成为好朋友,更多地关爱小学生,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小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
(一)不够重视
班主任是小学生的领路人,对于小学生的人生发展意义重大。但由于教学理念的落伍和教学习惯的限制,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一直不够重视。一方面是把小学生的学习作为评价小学生优劣的主要方法,忽视德育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认为德育教育不是自己的主要工作,小学生的家长才是小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责任人。这样的认识态度,使得班主任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负不起足够的责任来。
(二)方法不当
德育教育和别的教育在方式方法上不太一样。但是,很多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依然是采用重理论,轻实践方法。而小学生活泼好动,这种的德育教育方法既不能提升小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甚至可能致使小学生对德育反感,使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无法开展。
二、德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
小学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并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
三、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策略
(一)从小学生心理入手
教育工作一直强调以人为本,而真正的以人为本,便是从小学生的心理入手,了解其真实心理状况,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让德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品德的养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与品德教育有关,班主任在日常班级德育工作中,应该善于发现小学生的问题原因,了解其心理活动,从问题的实际出发,找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做好与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现代教育讲究高效教育,班主任为能实现德育工作的高效性,需要首先与班级的所有小学生建立好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活习惯,及时掌握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关心他们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当遇到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挫折时,要及时帮助分析问题,引导其正确解决问题。针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逐步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必要时可以适度地进行心理指导。对待班级工作,班主任应该勤观察,勤思考,勤交流,勤学习。
(三)创新德育教育理念
小学班主任应及时更新与创新德育教育的理念,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果断摒弃传统德育理念中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手段,充分结合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知识来开展班级德育教育。
在观察与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之后,再将德育教学的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提升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现在有很多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平时缺乏关心。再加上孩子们受到其自身性格特点的影响,很容易和其他小伙伴发生矛盾,因此,班主任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以外,传统的教育理念都是以教师为主,使小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感与距离感。但全新的德育理念所倡导的是教师与小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基于此,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关心每一位小学生,拉近与小学生的距离,赋予小学生倾听与表达的权利。
(四)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与个性
尊重和理解小学生,这是和小学生有效地交流沟通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自尊心很强,倘若进行不适当的教育就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班主任应当多多爱护小学生、理解和尊重小学生,积极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班主任要用爱心营造温暖犹如大家庭的班级气氛,让小学生可以身心愉悦、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能够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缺少交流的班级会失去活力和生机,适当地在班级教室里摆放一些盆栽花或者其他植物也对烘托气氛有着很好的帮助,能让小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暗示下找到家的感觉,使小学生的学习精神和情绪都能高效发挥。这时再进行德育渗透,就会事半功倍。
(五)采用多媒体德育教学
现如今是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多媒体,能够提高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多媒体主要是以其形象、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来抓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工作水平有显著的提高。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德育教育上的优势,通过掌握多媒体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课堂或者是业余时间将小学生组织起来,借助多媒体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六)加强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开展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必须要掌握的德育教学形式。通过小组合作,既能加强小学生对德育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也能促进小学生对彼此的了解,增强小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形成和谐有序的班集体创造条件。比如,教师可以把小学生分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针对留守儿童进行讨论,让小学生各自讲一讲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增进彼此的了解。然后,班主任把小学生引导到留守儿童的现象上来,班主任可让学生聊聊每次见面自己的感觉,以及爸爸妈妈都会给他带什么样的礼物等等,使小学生认识到爸爸妈妈出去打工只是为了使自己有条件更好地学习。当小学生认识到这点后,会理解爸妈的苦衷,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好好学习,不让爸妈失望。
小学不仅是学习的阶段,也是小学生心智开始萌芽的阶段。小学生的人格品质在此阶段开始成长起来,所以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建设和疏导工作不容小视。小学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的心理教育工作中,帮助小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时疏导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小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消除小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因此,加强对小学生的人文关怀,确保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霍旭明.“用爱感化,用心教育”———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C].2016
[2]张建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21):171-172.
[3]黎素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强化途径之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7,11(6):77.